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主題:褐藻多酚 /藻褐素,調節血糖有潛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黃培安/吳純衡/水產加工組 糖尿病現況及用藥 由於糖尿病的症狀是逐漸產生,因此有許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正處在高血糖的風險下,因而錯失飲食控制的黃金期,這些潛在性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大約是已罹患糖尿病患者的2~3倍。 據統計,2010年台灣的罹患糖尿病的人口已超過80萬人(內科學誌,22:19-30),也就是說潛在性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可能高達200萬人,其中有90%以上屬於第二型糖尿病。 我們常聽到的三多『吃多、喝多、尿多』,就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從病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胰臟中的β細胞功能不足導致胰島素缺乏以及週邊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所引起。 當β細胞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葡萄糖就無法順利被各組織利用,使得血糖值居高不下,造成罹患各種疾病及併發症的風險值提升。 磺醯尿素類(糖尿病用藥之一)的作用機制就是藉由促進胰島素分泌,來達到降血糖的效果,可以見得胰島素的重要性。然磺醯尿素類藥物伴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導致患者有排斥用藥的情形。 馬尾藻多酚/藻褐素於調節血糖之應用 糖尿病已然成為現今社會的『甜蜜』殺手,基於無法根治、需要終身與它為伍的現況,積極研發天然、無副作用且具調節血糖功能之保健食品更顯重要。 在保健食品不得宣稱療效及取代藥品的絕對要件下,一項新素材的開發絕對需要考量其與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如何在食品與藥品之間作一個完美的搭配,是目前研發的重要趨勢。 在國際研究中,已知葫蘆巴豆(Trigonella Foenum-graecum)種子及綠球藻(Chlorella)萃取物與磺醯尿素類藥物併用的狀況下,可以減少用藥劑量,並有效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Lal et al., 2011; Cherng and Fen, 2005),證實天然萃取物作為血糖調節新素材之可行性。 筆者等取馬尾藻萃取物與β細胞進行共同培養,結果發現馬尾藻萃取物對β細胞不具毒性,且能促進β細胞分泌胰島素,其促進分泌的能力與萃取物中的褐藻多酚/藻褐素含量呈現正相關。 另,以磺醯尿素類藥物與馬尾藻萃取物進行共同培養,結果發現,馬尾藻萃取物對藥物雖無加成效益,但亦無不良的交互作用產生。 除此之外,馬尾藻萃取物尚具有抑制醣解酶活性的能力,這也是有效控制血糖上升的重要因子之一。惟上述結果係得自細胞實驗階段,未來尚需進行動物及人體試驗做更進一步的確認。 結語 糖尿病是因高血糖引起的疾病,經由運動及飲食控制是最重要且基本的改善方法,若再佐以藥物,通常可以受到良好的控制。在食品科技進步及促進健康的期望下,許多科學家投身於天然物的應用研究,渴望為人類創造最大的福祉。 本所在初步的細胞實驗中發現,富含多酚物質及藻褐素的馬尾藻萃取物,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及抑制醣解酶之活性,未來期望能與更多的研究團隊合作,讓褐藻的應用層面能越來越廣,研究實證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