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吃素防癌的迷思

吃素似乎對防癌幫助不大,但也別就此大魚大肉! 撰文╱明克爾(JR Minkel) 翻譯/陳儀蓁 儘管蔬菜水果對預防癌症的效用並不明確,但仍是有益健康的選擇。 多吃蔬菜水果,就如同衛生官員所宣導的,可降低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癌症 等慢性疾病的風險。然而各種長期的大型研究,大多無法證實蔬果有絲毫的抗 癌功效。最近的研究認為,任何預防措施,尤其是對乳癌來說,不是成效不彰 ,就是只適用於特定族群。 1970、80年代有好幾百份報告,初步記錄了飢腸轆轆的素食者罹患癌症的機率 。大部份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剛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的受訪者,重新回憶他 們前一陣子的飲食,並將結果與健康的志願者相比較。然而,這種「病例對照 」研究有誤導的嫌疑。罹患癌症的病人,可能會將他們認為有害的食物攝取量 加以誇大;而志願的受訪者則可能比一般人更注重健康。 不過這些展現出蔬果成效的研究,還是促使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在1991年發起 「一日五色蔬果」計畫,鼓勵全民每天至少吃5~9種不同的蔬果。 更確鑿的證據,來自於臨床試驗與特定族群的研究,研究人員大量面訪各個族 群的健康人士,詢問他們的飲食狀況,並長期追蹤。研究成果已經在過去五年 間陸續出爐,結果發現,飲食對預防結腸癌、肺癌、乳癌,並無成效可言。 不過這樣的結果,可能只代表研究人員沒有抓到重點。畢竟大家都知道飲食種 類既多又難以量化(試著把你過去一個月來吃過的東西分類看看)。至少在乳 癌方面,研究人員可能因為對不同族群使用不同問卷,而錯估了蔬果實際的攝 取量。 2004年11月出版的一份研究報告,似乎更佐證了前述吃素無效的說法。一份針 對美國醫生與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的研究報告,發現大量攝取蔬果的人,雖然罹 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確實降低了25 %,但對致癌與否卻沒有影響。哈佛公共衛 生學院的科學家,將這些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中;加州奧 克蘭凱瑟帕曼內特醫學中心的病原學與預防研究副主任久司則根據此研究結果 推測,任何預防癌症的辦法,效果應該都非常有限。 而這領域當今最大型的研究「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研究」在今年 1月發表的研 究成果,更加支持了上述結論與乳癌間的關聯。荷蘭烏特列茲大學醫學中心的 研究團隊,檢視了25 ~70歲間28萬6000位女性長達五年的追蹤記錄。這些女性 來自八個國家,從北歐到南歐皆有,飲食範圍則涵蓋了德國酸菜到義式焗茄餅。 研究人員將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他們發現,不管是從蔬果攝取 的總量來看,或是從葉菜類或根菜類等特定蔬菜的攝取來看,都與乳癌的罹患 率無關。 不過,吃素的效應有可能仍然潛藏於這些數據當中。原因之一在於,還沒有研 究探討過人們在孩童時期的飲食。以乳癌來說,年輕女孩可能會經歷一段關鍵 時期,此時攝取的蔬果可能有助於疾病早期的控制。 另一個原因可能在於抗癌酵素遺傳上的差異性,這些酵素能清除自由基(會危 害 DNA的高活性分子)。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羅斯威爾帕克癌症中心的流行病學 家安布羅索尼表示,一些研究發現,具有某些特殊基因並食用特定種類蔬菜的 人,罹患癌症的機率不同於其他人。她說:「我桌上就有一棵假的小花椰菜。 但是我不認為從這些特定族群身上得到的發現,就是最終答案。」 儘管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專家學者仍同意「一日五色蔬果」,應該成為 健康飲食生活習慣的一部份。所以,先別急著放棄水果沙拉和法式三明治吧。 【本文出自科學人2005年5月號】 http://www.sciam.com.tw/news/newsshow.asp?FDocNo=683&C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