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冬病夏治 不限於氣喘

【記者林進修/報導】 一提到冬病夏治,十之八九會聯想到三伏天穴位敷貼的氣喘治療;事實上, 可提前在夏季治療的冬病可多了,只要是好發於冬季或易在冬季症狀加劇的 ,都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表示,較常見的冬病有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氣喘、肺氣腫、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老年畏寒症及脾胃虛 寒等慢性疾病,若能趕在夏季治療,通常可減少冬季發病的機率,或是降低 發病時的嚴重程度。 冬病為何能夏治?申一中表示,根據中醫傳統醫學理論,冬病發作的根源, 大半是冬季寒邪強盛、陽氣虧損使然,而冬病夏治則是利用中醫學「天人相 應」及「治未病」的觀念,趕在這些疾病未發前,即予壓制,減少在冬季逞 威的空間。 中醫古籍「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冬病夏治是依循自 然變化而為,既然夏天是人體血液循環及代謝最好的季節,選在此時用藥, 吸收效果最好,預防效果也令人滿意。 申一中說,冬病夏治的中醫治療方法有針灸、內服中藥、穴位敷貼等。一般 說來,內服中藥若再配合穴位敷貼,預防效果更好。 常用的內服中藥中,生脈飲可補心肺,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氣喘、慢 性咳嗽等呼吸疾病;香砂六君子湯可補脾胃,治療消化不良、喝冷湯脹氣等 脾胃虛寒疾病;濟生腎氣丸具補腎作用,可改善老年畏寒等疾病。不過,申 一中強調,這些藥方必須視病患體質來加減方,如此才能強化效果。 穴位敷貼則是根據中醫「內病外治」原理,把白芥子、細辛、甘遂、肉桂及 麝香等辛溫、溫陽、袪寒等藥材製成藥餅,敷貼在以背部腧穴為主的穴位上 ,比如定喘、風門、肺俞、腎俞等穴,可經皮下吸收及刺激穴位,達到治療 效果。 經過這些年來的臨床治療,申一中發現,大多數在夏天接受治療的患者,冬 天發病的機率變少,即便發作了,症狀也較輕,整體反應不錯。 【2006/08/08 民生報】 @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LIFE/X3/34600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