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 -加油站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吃素女罹腸癌 與醫配合 病情獲控制

吃素女罹腸癌 與醫配合 病情獲控制 選科別完整的醫療院所 2009年11月23日蘋果日報 曾自己開公司、闖事業,家安現在覺得自己賺到的是「時間」。 大腸直腸癌死亡人數是台灣10大癌症的第3名,但早期大腸直腸癌的5年存活率都有9成以上,是恢復 情況很好的癌症。 除了手術切除病灶外,也可使用標靶、化療,但健保給付條件嚴格,許多病友被迫放棄治療或靠著親 友在金錢與精神支援才能走過漫長治療路。 近40歲的家安,36歲時被診斷出大腸直腸癌時已準備結婚,經過 2次手術、化療、標靶後,現在仍努 力接受治療控制中,她說:「我吃素 6年後罹患大腸癌,讓我學會真正的自我反省,並學習接受死亡。」 報導╱楊琇雯 攝影╱陳逸宏 癌症對很多人來說,若沒有罹患過或沒有親眼見到治療期間所必須承受的苦痛,難以想像各種亂七八糟 的景象,即便最親近的人罹癌,也很難冷靜地陪著他走完全程。 家安在36歲那年因腹痛,輾轉就醫後才被告知是大腸直腸癌,中間完全沒有任何大腸直腸癌的典型症狀 ,她回憶:「血便、家族病史、愛吃肉、抽菸、喝酒等等這些風險因子,我一個都沒有,而且我還吃素 吃這麼久。我就是醫學統計上的少數百分比,但終究是發生了。」 個案故事 不放棄西醫治療 當年正準備結婚的家安,希望在大家的祝福下走入禮堂,但準婆婆一直冷漠以對。後來論及婚嫁的男友 仍堅持娶她,至今一路陪伴,家安受訪時仍說:「希望婆婆看到我的努力,知道我很勇敢。」 大腸直腸癌發病部位不一,多半以能否手術切除為第一考量,家安進行第一次手術後,中間因不明原因 腸出血,再次手術,後來輸血時又感染 C肝,最糟的情況幾乎都遇上了。 但她從沒放棄過正統治療,反而更積極參與治療,包括中醫,她也跟西醫主治醫師討論,並找到一位同 時具有中、西醫執照的中醫師來診治,還參加社團組織開的氣功課程,做緩和運動避免腸沾黏,可說是 配合度相當高的病人。 家安從不瞞著主治醫師喝中藥。 醫師在家安皮下埋人工血管,但還是可泡湯、游泳。 笑說自己每次拿藥就像辦年貨,卻還不夠她吃1個月。 陪伴多位病友臨終 罹病後讓家安開啟了宗教信仰,她認為那是一個寄託,至少,「找個不會有人跟我頂嘴的方式說話吧!」 因為在治療期間她陪伴許多癌友走過最後通向死亡的那一段,而這特殊經驗讓她把死亡當作是一件重要的 事情,並跟老公討論得「很徹底」,讓她現在沒有那麼懼怕,反而認為:「因癌症而死雖然痛苦,但是可 以有一段時間好好準備,不至於讓人措手不及。」 生病這件事讓家安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慶幸其他病友用自己的生命告訴她去逝前的歷程,在病友團體 中,每個人都很珍惜當下,因為誰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 宗教信仰成了重要的支持力量及精神寄託。 身上的手術疤痕,讓家安有些害羞。 這是她罹癌1年多的照片,當時仍疑惑鏡中人是否是自己。 這樣做 勿僅考量儀器設備 先進的儀器設備不是癌患選擇醫院、醫師的唯一考量。資料照片 癌症中心必須包括營養支持、社工輔導、護理照護、其他醫療科別的幫助等。建議多找幾個醫師討論治療 計畫,從科別完整度和關懷病人、照護方式等各方面選擇醫院。 網站可查醫院名單 完整的癌症中心需有不同專業人員。 國民健康局去年起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對各大醫院進行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希望提高各醫院對癌症之診治 水準。各大醫院癌症診療品質認證網址http://w3.nhri.org.tw/nhri_org/tcog/accredit/ 正面討論病情免恐慌 多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法,也應建立醫病之間的信任關係。資料照片 藥物副作用會影響患者治療意願,患者可多與治療團隊討論並詢問有無降低副作用的方法,即便沒有不適 也要回診追蹤檢查,用積極態度面對癌症,便能減少恐懼。 提醒你 藥價高多數被迫放棄 癌症治療藥物一年的費用動輒上百萬元,目前健保雖已給付部分治療,但仍有些昂貴的標靶藥物沒有開放 ,使無法支付藥費的病患放棄治療。 宋詠娟醫師認為,並非貴的藥就適合患者,但若選擇適當病患給予給付,便可改善病情甚至達到治癒程度。 醫師說 輔導患者參與過程 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 王正旭 癌症醫院的其他普通科別也要有一定水準,因為癌友身體各處會有不同狀況,若其他科別無法支應,會很 不方便。從確定診斷到推估對將來生活的影響間,約有2至3周的鑑定期,患者多數會出現適應障礙,親友 應盡量讓患者參與、決定往後的治療,減少給予過多意見。 需擬定治療計畫書 國泰醫院癌症防治中心主任 宋詠娟 決定患者的治療模式時,都會有治療計畫書的擬定,而在討論過程裡也應同時讓主要照顧的家屬參與,尤 其是將來會陪伴做治療的親友,否則過多紛雜的意見可能會打亂原本的治療計畫。 罹癌36年 抗癌阿祖要呷百二 2009/10/18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跟大家比賽,我要『呷』百二!」五十歲時發現大腸癌第四期,在和癌症奮戰卅六年後,王?耀昨天現 身大腸直腸癌病友「愛相挺」趣味競賽上,豪氣地鼓勵大家,積極抗癌、快樂生活,因為癌症沒那麼可怕。 當時還在小學教書的王?耀,聽到醫師宣布罹患大腸直腸癌,一開始很害怕,但他決定把性命交給醫生, 在護理長太太、親友支持下積極抗癌,歷經手術、放療、化療三年後,幸運地消滅癌細胞。 如今,王?耀已升格當「阿祖」,成為國內年紀最長、抗癌最久的「抗癌鐵人」,看他氣色飽滿、站得挺 直,出現在大腸癌病友會的現場,更激勵其他癌友不向癌症屈服。 三十多年前,醫藥技術有限,像王?耀罹患晚期腸癌、卻能躲過死神召喚實在相當罕見,馬偕醫院大腸直 腸外科主治醫師陳明仁說,如果能將癌細胞及轉移部位切除乾淨,的確有機會逃過死劫。 他強調,現今各種治療加上標靶藥物,更讓晚期腸癌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歐洲腫瘤醫學會最新研究顯示, 腸癌若轉移到肝臟使用單株抗體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療,有三成經由手術切除的機會。 「積極、樂觀的信心,也是關鍵」,藝人Makiyo媽媽說,她在一年半前發現腸癌二期,同樣也是聽醫生的 「乖」病人,還時常笑嘻嘻的安慰其他家人。 問起抗癌養生撇步,王?耀說「很平常」,不外每天早上走路散步、均衡飲食,多吃蔬果,少吃外食,而 且與他共度六十年、將邁入金婚的老婆,與四個女兒,就是他抗癌的最大支柱。 【2009/10/18 聯合報】 常熬夜、便血 31歲罹直腸癌 2009/08/02 【聯合報/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一名31歲在科技公司上班的工程師因常熬夜,近半年偶有大便出血,他誤以為是痔瘡,直到最近腹痛赴醫 檢查,才發現患了直腸癌,經手術及化療後情況良好。 基隆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曾文科說,年輕人罹患直腸癌有愈來愈多的現象。 曾文科說,直腸癌好發年紀在60歲到65歲,但他的病患中不少是20、30多歲年輕人,主因生活不正常、抽 菸、缺乏運動、喝酒等習慣。 曾文科指出定期接受篩檢,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預防方法要注意多運動,多項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降 低直腸癌發生機率,飲食習慣也很重要,喜歡大魚大肉以及高脂肪飲食者,多項統計指出都與直腸癌呈現 正相關。 曾文科建議清淡飲食,低脂肪、高纖維飲食有助於降低直腸癌發生率,另外根據美國與澳洲統計研究,發 現飲用酒精會增加大腸瘜肉的發生率,特別是喝啤酒,對於男性有增加罹患直腸癌的機率。 【2009/08/0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