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你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嗎?

全球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人類飲食與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要預防這新世紀流行病,需徹底排除危險因子!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會不斷增加?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原本以勞力活動為主的生活型態,逐漸轉變為以腦力活 動為主,愈來愈富裕的生活,使人們隨時都可以攝取精緻、美味、高熱量的食 物,長時間維持食多動少的生活型態,易使胰島素分泌失常,誘發糖尿病,這 也就是為何開發中國家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時,人民的糖尿病罹患率就會往上 攀升的原因。 此外,糖尿病具有遺傳的特性,通常父母中有一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子女的 罹病率就會上升至15%,若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子女罹病的機率更會大幅提 高到45%。生活習慣與遺傳因子的相互影響下,使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 如果你屬於以下5種族群,就要特別小心留意,以免糖尿病真的上身! ●1.肥胖者 肥胖的人由於胰島素代謝能力較差,所以容易罹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初發病例 中約有百分之六十是肥胖的人,肥胖已經成為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一般來說 ,BMI>24,就已經超重。超重的公斤數愈多,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就愈大。 BOX:你超重了嗎? 身體質量指數BMI(kg/m×m):BMI=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 BMI>=24定義為肥胖 ●2.偏食大魚大肉及澱粉類食物者 平常飲食不定量,常常吃得太多,又喜歡吃高脂肪、多醣飲食的人,患病的機 率高於一般人,吃得愈多患病的機會愈大。這一類型的人,多生於富裕國家, 飲食不知節制,往往體重超過正常標準,因此糖尿病又有富貴病之稱。 ●3.有家屬得到糖尿病 原發性糖尿病與遺傳密切相關,雖然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糖尿病的遺傳方式 ,但若家屬或親戚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則自己患病的機會則會提高。尤其是父 母兄弟姐妹等一等親若罹患,機會最高。糖尿病患者的親屬患病機會是一般人 的五倍以上,因此若家族中有人得到糖尿病,應該提高警覺,定期接受檢查, 才能早期診斷,即時治療。 ●4.超過四十歲的中老年人 一般來說,超過四十歲的中老年人最容易罹患糖尿病,這是因為多數的中年人 經濟事業具有一定的基礎,生活較為富裕,除了較要求精緻飲食之外,運動量 不如以前,吸收的熱量比以前多,消耗的熱量卻減少,多吃少動的生活型態易 造成肥胖,進而成為觸發糖尿病的誘因。 再加上人過中年以後,身體的組織器官逐漸老化衰退,胰臟製造胰島素的機能 也一併退化,因此增加了患病的機率。 ●5.曾罹患其他疾病者 造成糖尿病的關鍵在於胰臟,因此胰臟如果受過外傷,或患有慢性胰臟炎、肝 硬化,都會對胰臟正常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造成負面影響,有以上病史的人對糖 尿病也不宜掉以輕心。 此外,女性曾經生產大於四.一公斤的巨嬰,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症或空腹 血糖值偏高的人,也較容易罹患糖尿病。

衛生署下修標準 糖尿病高危險群增百萬人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國內平均每一小時就有一點二人死於糖尿病,衛生署下修「前期糖尿病」標 準,從原本空腹八小時血糖值每一百毫升血液一百一十毫克,降為一百。只 要空腹血糖值介於一百到一百廿五,都可算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國健局資料顯示,十五歲以上空腹血糖偏高的盛行率約百分之三點二,約五 十萬人,這還是以空腹血糖值一百一十到一百廿五所進行的調查。國健局科 長謝玉娟說,空腹血糖值介於一百到一百一十的民眾人數,恐怕是上述數量 的二至三倍,約一百至一百五十萬人。衛生署考慮同步下修代謝症候群中的 血糖值標準。 國健局今年五月電話訪問一千零八十三名卅歲以上民眾,近五成七表示曾做 過血糖檢查。但國健局表示,從調查結果來看,卅至四十四歲民眾做過血糖 檢查的比率仍偏低,只有四成一左右,需要再加強。 當進一步問到血糖值多高就算是不正常時,國健局說,只有兩成受訪者能正 確回答,「空腹八小時(飯前)血糖值一百廿六是不正常的」。 謝玉娟說,下修前期糖尿病認定標準,除了因為二○○三年美國糖尿病學會 就修改正常值上限為一百外,還有研究發現,只要空腹血糖值高於一百,又 未運動、進行飲食和體重控制,一年後每七個人中,就有一人會演變為糖尿 病。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代謝科主任簡銘男表示,美國糖尿病學會下修糖尿病正常 值,主要是認為空腹血糖值控制在一百以下比較安全,一旦超過一百,很可 能會出現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新陳代謝症候群。 但簡銘男也表示,民眾固然要留意血糖值,但只要空腹血糖值不到一百廿六 ,可以靠飲食和運動讓血糖值恢復正常,並不需要吃藥。他說,就算是服藥 控制血糖值的糖尿病患,最要緊的工作也是控制飲食、體重,並多運動。 謝玉娟則提醒,空腹血糖值只要超過一百,就會侵犯全身大小血管、神經和 器官,隨著病情進展,還可能出現失明、洗腎和截肢等併發症。 她建議,只要是前期糖尿病,最好每年做一次血糖檢查。 【2006/09/05 聯合報】 @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LIFE/LIF2/35021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