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骨質疏鬆 補充鈣質有訣竅

顧祐瑞(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媒體報導骨質疏鬆症(新聞、網站)每年耗 費健保四十億元的新聞。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卻又常常被忽略的代謝性疾 病,容易引起病理性骨折,危及患者生命。而目前的治療方法中,以補充鈣 及維生素D或雌激素、雄激素為主。 骨骼是由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之間的動態平衡來維持的,在40歲以前造骨細 胞的活性較蝕骨細胞高,所以骨質持續增加,40歲以後、尤其是女性在停經 後,血中雌激素急速下降造成蝕骨細胞活性增加而使骨質大量急速流失,造 骨細胞的增生、分化於是對骨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停經後的婦女,更因女性荷爾蒙的減少,鈣質的流失更嚴重,造成骨質的疏 鬆、筋骨痠痛。保健原則為:飲食多吃含有鈣質的食物,多曬陽光及運動。 治療骨質疏鬆症補充鈣劑,一次補充鈣不宜超過600毫克,每日不超過1.5公 克,服用時不宜與含有植物酸的食物、可樂、菠菜、麵包、麥片食用。 鈣離子屬於陽離子,不能單獨存在,所以大都做成鹽類,市面上可以見到的 鈣鹽種類至少包括碳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等。 碳酸鈣在早期被歸類為制酸劑,即俗稱的胃藥。然而碳酸鈣並不是理想的胃 藥,因為它會被吸收到血液中,產生全身作用,並且容易在停藥以後發生反 彈性的胃酸分泌增加。 對大部分骨質疏鬆的病患及需要補充鈣質的人而言,推薦使用碳酸鈣或檸檬 酸鈣。來源可從藥品或膳食補充品而來,至於各種鈣離子的特性,分析如下: ★碳酸鈣: 價格不高,可供應最基本的鈣質。但它比其他鈣質鹽更不容易溶解。因此, 需要更多胃酸來吸收。 ★檸檬酸鈣: 較碳酸鈣更易溶解,其吸收不會被胃的酸性影響。建議胃酸較低、年紀較大 的或服用抗酸藥物的病人選擇。 ★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 這兩種也是可溶解的鹽,但每一錠劑所供給的鈣元素較少。 ★磷酸鈣: 在歐洲很普遍,它與碳酸鈣有類似的溶解性,但較貴。 ★葡乳醛酸鈣: 這是唯一以糖漿方式出品的,對孩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醋酸鈣: 這是胃臟衰弱的病人,用來凝結磷酸鹽的鈣鹽,不要用為補充鈣。

身體缺乏維生素D,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

防曬過頭 少女一把老骨頭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6.10.18 04:05 am 晝伏夜出的夜店族、上網不愛出門的宅男宅女、女生為了美白不曬太陽、老人 家足不出戶,如果又飲食不均衡,長期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造成骨頭毛病。 一位廿多歲的夜店DJ,因工作關係,每天接近天亮才回家,白天在家睡覺, 傍晚才出門上班,長年晝伏夜出,後來覺得骨頭痠痛,醫師檢查後發現,這個 DJ嚴重缺乏維生素D,骨質比老年人還差。 「有人一陣子沒曬到太陽,就會感到全身痠痛。」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監事、 台大醫院副院長蔡克嵩說,這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素D,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 、肌肉無力、四肢無力、骨折等症狀。 還有一名十七歲的女生,信奉「一白遮三醜」,視陽光如仇人,每天力行美白 計畫,擦防曬乳、打傘各種防曬都來,為了身材只吃少量食物,她也是全身感 到痠痛去就醫。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主任吳興盛說,十七歲女生來看診時,骨質密度已接近骨質 疏鬆,他建議,每天最好曬十分鐘太陽,才能讓皮膚製造合成維生素D。 一名九十歲老太太,在一次壓迫性骨折後,雖遵醫囑服藥,但服了半年就停藥 ,改聽子女給她的「顧骨」建議,認真服用沙魚軟骨、膠原蛋白等保健用品, 卻進一步引發劇痛,回診照X光,才發現脊椎骨塌陷,脊椎側彎更嚴重。 蔡克嵩說,國人知道鈣質對骨頭有益,但常忽略攝取維生素D,「尤其女性為 了美白,常打把陽傘避開陽光」,反而種下日後發生骨質疏鬆的機會。 醫界對鈣質的建議攝取量,是一天一千國際單位。 有些長輩會建議熬排骨湯來喝,但蔡克嵩說:「排骨湯熬不出多少鈣,喝牛奶 比較有效。」 至於維生素D,一天建議量是四百國際單位,醫師建議,食物中像鮭魚、鯖魚 、水煮雞肉和起司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適量補充。 太陽應怎麼曬比較好? 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教授胡俊弘表示,紫外線是造成皮膚老化的主要元素,甚 至可能會導致皮膚癌,若為了補充維生素D,可選在非日正當中時曬太陽,避 開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時段,清晨或傍晚是好選擇。 【2006/10/18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LIFE/LIF1/3563089.shtml

骨質保密要加維他命D 國人相關認知不足

資料來源: 中央社 張貼時間: 95/10/17 11:4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七日電)光靠補充鈣質無法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因為維他命 D也 是保骨的重要關鍵。一項剛出爐的亞洲五國調查發現,台灣五十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不清楚 維他命D的作用,醫生建議挑食偏食、日夜顛倒、不愛出門的人,要每天抽時間曬太陽,以免 維他命D不足進而影響骨本。 這項針對台灣、新加坡、菲律賓、韓國、馬來西亞等五個國家共兩百三十七位醫師、一千四百 六十三位骨鬆病患的門診調查顯示,大多數台、韓的醫師認為,他們的病患維他命D攝取量, 不足每日四百國際單位的建議量,其中四成的台灣醫師認為不到兩成的病患攝取足夠,五成五 的台灣患者常忘記服用維生素D。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監事、台大醫院副院長的蔡克嵩教授指出,維他命D在骨疏的預 防及治療有重要角色,一般人覺得只有老人才會骨鬆,然而許多人由於飲食不均衡、怕曬黑、 忙碌、不出門的生活型態,以致維他命D攝取不足,隨著年齡增加,人體自然轉換維他命D的機 能衰退,極易成為骨鬆的高危險群。 骨鬆症學會理事,同時也是三總骨科部主任吳興盛也指出,目前常用一週服用一次的雙磷酸鹽 骨鬆藥,也添加維他命D以提升療效,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這樣的成份組合,可使骨鬆症導 致的骨折風險再往下降。 吳興盛指出,現代的新觀念是「3D保骨」,即對維他命D要有正確且充分認知、多攝取維他命D 、從外部獲得維他命D,就可及早預防骨質疏鬆症。 蔡克嵩和吳興盛指出,常吃小魚乾、奶類、綠葉蔬菜類、海鮮類等食材可以補充鈣質,但是人 很難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他命D,一週要吃上七罐沙丁魚、五十七片起士及三十五顆蛋才夠 ,因此最容易的捷徑是早晚日曬十五分鐘,因為皮膚中有種固醇物質,可以將陽光中的紫外線 轉換為維他命D,再加上運動及含鈣食物,即能促進骨質防止疏鬆。 首頁> 新聞中心> 中央社新聞 http://www.gov.tw/news/cna/healthy/news/200610/20061017451728.html
防骨鬆 除了鈣質也要補充維他命D 【民生報/記者薛桂文/報導】 2006.10.18 04:06 am 國人多半知道,預防骨質疏鬆症,得多補充鈣質,卻不知若維他命D不足,鈣質吸收差,照樣 可能骨鬆;而調查發現,國內婦女因美白防曬、飲食缺乏,五成以上有維他命D不足的問題, 顯示國人補鈣之餘也要補D。 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監事、台大醫院副院長蔡克嵩指出,維他命D可促進小腸的鈣質吸收,以 免血中少鈣,骨骼釋出鈣質、流失骨質;國外研究便曾發現,女性若維他命D不足,必須多攝 取66%的鈣質才足夠身體所需。 此外,維他命D可維持神經與肌肉的協調,使肌肉較有力量,即使發生骨質疏鬆,若肌肉運動 功能佳,也可較少跌倒骨折;因此,維他命D在防治骨鬆上,具有「保密(骨密度)防跌」的 效用,和鈣質一樣重要。 不過,台大醫院以往調查兩百多名40到72歲婦女,結果發現,不論是否停經,都有五成的人維 他命D不足,即每毫升血液中的維他命D少於30單位,但尚無明顯症狀,若低於10單位,則屬維 他命D缺乏,已達疾病程度。 三總骨科部主任吳興盛表示,人體每天約需4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其來源一是日曬吸收紫外 線,經皮膚轉化為維他命D,一是飲食攝取;而國人多怕日曬,出門都擦防曬品、撐傘,以致 曝曬不足,加上飲食中缺乏,所以維他命D普遍不足。 據了解,日本便曾有病例報告,夜店DJ因生活日夜顛倒、缺乏日曬,維他命D嚴重不足,才二十 出頭就骨質疏鬆,全身痠痛;國內也有高中小女生,因美白怕曬,加上節食、少運動,鈣、維 他命D都不足,年紀輕輕也已骨質疏鬆。 事實上,維生素D不足已是世界性問題,各地不足比率都在五到八成間,尤其停經後婦女高達三 分之二有此危機;所以,10月20日將到來的世界骨鬆日,今年特別以「營養」為宣導主題,提醒 民眾加強攝取維他命D、鈣質等養分。 專家建議,每天10~15分鐘日曬,就可獲得足夠維他命D,若怕曬傷,可選早晨、黃昏,也不須特 別脫衣服。但食物中僅脂肪多的魚類含較多維他命D,所以美國在奶製品中會額外添加,而台灣 並無此政策,民眾可考慮補充維生素製劑,但因維他命D為脂溶性,過量恐中毒,所以補充時須 謹慎。 【2006/10/18 民生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LIFE/X3/3562484.shtml

骨鬆治一年 骨折機率降60%

【聯合報/林衢序/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2006.10.23 03:03 am 聯合報提供 骨質疏鬆症容易導致老年人骨折,也常造成腰痠背痛、駝背、身高變矮等。 尤其是髖部骨折的病人,容易因長期臥床導致許多併發症,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5%,而且只有一半 的人可以恢復原來的行走功能。 預防骨質疏鬆,平日須多運動、補充足夠的鈣質。但是,老年人或是停經後婦女,骨鈣質流失速度 大幅度增加,光是補充鈣質並不能停止骨質的流失。 建議65歲以上的婦女與70歲以上的男性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骨鬆性骨折高危險群的婦女,例如 體重過輕、40歲前停經、長期服用類固醇的患者,則應提早於60歲就開始接受篩檢。 骨質密度檢查一定要以X光骨密度的檢查來確診,超音波骨密度測量目前只能提供初步篩檢使用。 一旦發現有骨質疏鬆,就應該及時治療。 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副甲狀腺素注射劑、荷爾蒙 療法、抑鈣素等;以雙磷酸鹽為例,使用一年可以提升骨密度約3到5%,降低骨折機率約60%,副甲 狀腺素注射劑與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的效果也都還不錯。目前健保僅針對已發生骨鬆性脊柱或 髖骨骨折的病患給予給付,其他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需要自費。 一般民眾常花許多錢購買保養軟骨的食品,如葡萄糖胺、軟骨素等,或是接受玻尿酸關節內注射治 療,希望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疼痛與僵硬的症狀。這類食品、藥品在關節不適的症狀緩解上有療效, 但是否能真正減緩軟骨退化,醫學上的證據仍然相當有限,骨鬆症的藥物療效則已相當明確。 不過,骨鬆症的藥物並不建議骨質正常的民眾做預防性使用。 骨鬆症高危險群的民眾,應該先接受X光骨密度測量,確定有骨質疏鬆症時才需要用藥。使用這類 藥物同時須配合鈣質的補充,並且於治療一到二年後,應接受骨密度追蹤檢查以評估療效,做為藥 物調整的依據。 【2006/10/23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LIFE/X3/3569534.shtml

揭開骨質疏鬆症發生的秘密

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其實是鈣質與蛋白質的一場鬥爭! 她已經七十多歲了,平常非常注重身體的保養,每天清晨除了運動二小時外,飲食方面更力求 均衡,尤其牛奶必定「不少於三大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她心想,這樣縝密的飲食習慣, 骨質疏鬆症絕對與我無緣。 可是,她到馬來西亞旅遊,第二天一個不小心踩空,左小腿斷得碎碎的,返國住了二個月的院 ,醫生證實:骨質非常脆弱,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像這樣的例子,社會上比比皆是。大 家的觀念總以為每天只要多喝牛奶,吃小魚乾、燉排骨湯等含豐富鈣質食物,就不會發生骨質 疏鬆症,其實是一知半解。 乳品委員會給國人的建議量是每日攝取含鈣量1,000毫克最適合,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過 著幾近原始生活的班圖婦女,每日雖只攝取350毫克鈣質,竟不曾有骨質疏鬆症發生。 反觀世界上每日攝取含鈣量最高的愛斯基摩土著,每天都吃魚,含鈣量達2,000毫克,是正常值 的二倍,卻是世界上疏鬆症最嚴重的地方。 而美國、英國乳品消耗量最多的國家,疏鬆症也最普遍,道理到底在那裡?原來疏鬆症的發生 不在於你攝取的鈣夠不夠,鈣質量的多少並不會影響你得疏鬆症,關鍵在你能不能「保持」鈣 質不被流失。 那麼鈣質為什麼會流失呢? 因為國人嗜吃「肉、奶、蛋」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身體內蛋白質太多會造成「酸性」體 質,人體一旦酸質化,身體為了維持平衡,自然而然地會自「骨骼」中提取鈣質來中和酸性, 成為微鹼狀態;試想,一個人經年累月被抽鈣質來中和,骨骼中的鈣質每天流失,怎麼會不造 成骨質疏鬆症呢? 因此元凶是「蛋白質過量」流失了鈣質,而非鈣質吃得不夠。 那麼檢驗一下,我們每日飲食蛋白質真的過量嗎? 根據國科會的建議,人體正常的蛋白質量,以體重60公斤的女人為例,每天只需45公克就夠了 (男人約需50公克),以純素食的人而言,輕易就可得到57公克,何況肉食主義者,隨便一塊 肉、一個蛋就過量了。 牛奶的含鈣量固然很高,可是蛋白質更高,所以牛奶喝越多的人鈣質流失更多,加上「肉、蛋」 是高蛋白質食物,骨質疏鬆症不發生才怪,所以不要怪鈣質攝取夠不夠,正常飲食鈣質一定夠, 鈣質多或少不會造成疏鬆症,蛋白質過量才是元凶。 願大家有正確的認識,如此,骨質疏鬆症才不會找上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