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台灣逾百萬人有頭痛毛病 股災後明顯增加

中廣新聞網╱彭清仁 2008-11-07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台灣地區保守估計至少有100萬人有頭痛毛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 偏頭痛,臨床證實八成的偏頭痛和家族史有關,另外,工作壓力大、緊張和失眠也都是造 成頭痛的主要原因,女性的頭疼問題也比男性要高,最近朝野動盪和股災,也使得頭痛民 眾增加,至於治療頭痛最好的方式除了就醫之外,改善生活品質和疏解壓力,也是有效的 方法。(彭清仁報導) 愈來愈多的民眾都有頭痛的毛病,據署立新竹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統計指出,頭痛是神經內 科患者當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在新竹地區竹科人頭疼的問題幾乎是逐年增加,顯然和 沈重的工作壓力有關,而九月份開始的金融風暴後,民眾因頭痛前往求診的人數也明顯增 加。 據流行病學的統計,在台灣地區保守估計約有一百萬人有頭痛的困擾,而在署立新竹醫院 ,最常見的頭痛類型就是偏頭痛, 目前醫界普遍認為偏頭痛與體質有關,臨床上有八成的患者有家族史; 此外,天氣變化、勞累、睡眠過多、失眠、女性的生理期等,都是偏頭痛的誘發因子,而 女性患偏頭痛的比例又高於男性, 新經內科醫師也強調,一般頭痛的患者如果出現頭痛之外,還包括有口齒不清、步態不穩 、肢體無力、視力模糊、智能減退等現象,最好要立即就醫,因為這種類型的頭痛,往往 是因為腦部病變所產生,至於工作壓力大、緊張、失眠等原因,被視為文明病所引發的頭 痛,最好的方式就是疏解壓力或是改善生活的品質,頭痛的問題也會立即的有所改善。 傷腦筋,真頭痛!天旋地轉 【中時健康 湯惠玲/台北報導】 2008-10-14 您頭痛嗎?小心可能是鼻竇炎或是中耳炎惹的禍!台北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 指出,最近天氣及氣溫變化大,不少人因此感冒,或是因鼻子過敏,併發中耳炎、鼻竇炎 ,不僅天天頭脹痛,甚至天旋地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李宏信表示,一般頭痛的原因,除外傷、腦部問題、血管問題、情緒問題外,民眾最容易 忽略,且時常發生的頭痛竟是「鼻因性頭痛」。 不過,就臨床經驗來看,大約有七成至八成頭痛患者,常伴隨鼻塞及膿性鼻涕等鼻病症狀 ,且容易出現胸悶、頸部緊、怕冷及失眠等症狀。 李宏信透露,鼻子構造中,鼻腔與鼻竇為呼吸空氣的主要出入口,吸入的空氣不會一次就 進入肺部,暫時儲存於鼻竇中,一旦人體有過敏體質,當過敏原如花粉、塵?、黴菌或動 物毛屑等刺激到鼻竇內的黏膜時,就會造成發炎反應,使鼻腔腫脹,阻塞鼻竇的暢通,而 出現缺氧狀態,嚴重者則會發生耳鳴、耳聾,甚至中耳炎及眩暈等症狀。 一般來說,感冒所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大多是咳嗽、流鼻水、疲倦或是頭痛等,一 旦耳咽管功能不佳,就會出現與耳朵有關的症狀,像是耳塞、耳鳴或是進一步的出現發燒 、耳痛、聽力障礙或耳漏等中耳炎的病症。 臨床證實,細菌感染、過敏性鼻炎都是造成中耳炎原因。因鼻子與耳朵相通,感冒併發鼻 竇炎的患者如拖延治療、用力擤鼻涕或倒吸,一旦鼻腔及鼻咽腔的分泌物逆流至中耳內, 很容易會併發中耳炎、影響聽力,嚴重者會造成永久聽力受損甚至併發腦膜炎。 除此之外,鼻竇炎引起的疼痛有二種; 一種是原發處疼痛,例如:額頭、臉頰、鼻腔內。 另一種是轉移痛,例如:牙齒部、頭部側邊、頭頂及後腦勺都是鼻竇炎可能疼痛的位置, 而這些部位也是最容易被混淆或誤診的地方。 另外,抽菸也會使得鼻竇黏膜腫脹,加重病人頭痛症狀。 在治療方面,首先要遠離過敏原,避免誘發鼻子過敏;同時要多呼吸些有溼氣的空氣, 避免長期處在乾冷的環境中,如冷氣室。 另外吸一些熱蒸氣或洗個熱蒸氣浴有助於緩和疼痛。其次,鼻腔沖洗可幫助鼻竇黏膜收縮 及排除鼻子內的分泌物、過敏原及細菌,以減少發炎物質,減輕病人的症狀。 同時可考慮服用止痛藥,或是使用一些包含口服及鼻噴劑,可幫助黏膜收縮,減輕病人的 症狀。 李宏信強調,如果以上的方法均未能改善症狀,此時就必需考慮是否有其他問題或需求助 於耳鼻喉科醫師,當抗生素和止痛藥皆無法解決鼻竇炎引起的頭痛時,就需考慮接受鼻竇 電腦斷層的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其他併發症或其他問題存在。 偏頭痛型眩暈 是眩暈or頭痛? 自由時報╱ 2008-10-03 文/王棨德 眩暈,可以說是現代社會裡,最常見的文明病之一。相信大多數眩暈患者都經歷過沒有任 何徵兆、突然就天旋地轉,時間短者數十秒,長則數小時之久。感覺整間房子晃來晃去, 站也站不穩,一睜開眼睛就暈到快要吐出來。 眩暈症的成因十分複雜,如果沒能對症下藥,而只是症狀治療,只怕病還沒治好,卻先成 了各大醫院急診室的「常客」。 相較於眩暈多出現在文明社會,偏頭痛可以說是相當古老且久遠的疾病。最有名的例子當 屬三國梟雄曹操,長年為「偏頭風」所苦,一代名醫華佗為其診治,大膽建議在頭骨上鑽 一個洞來治療,終惹上殺身之禍。 話說回來,雖然頭痛經驗大家都有,但常誤以為頭痛「偏一邊」就叫偏頭痛。實際上,醫 學上所稱的偏頭痛除了單側頭痛之外,還要有其他特徵,例如頭痛時間持續4至72小時且 頭痛的感覺與脈搏跳動一致等。除此之外,偏頭痛發作時,難以忍受光線、聲音的刺激, 任何一點輕微震動(爬樓梯、走動)都會導致頭痛加劇。 偏頭痛與眩暈的關聯性,近10年來才開始受到醫學界廣泛注意。由於相關研究缺乏,民眾 往往需要輾轉求醫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根據筆者針對140名患有偏頭痛型眩暈患者的研究顯示,這類型患者女性佔8成,年齡多在 10幾歲到50歲之間,仔細詢問之下,約7成患者的家族成員中有類似症狀。眩暈發作的時 間從數十秒到數小時都有,有一半的患者頭暈與頭痛會先後發作,更有高達7成的患者曾 有過暈車或暈機的經驗。 大多數偏頭痛型眩暈患者抽血、X光以及聽力檢查結果都正常,但經統計,有高達4成的患 者在平衡功能檢查上出現不正常徵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經診斷為「基底型偏頭痛」的患者,則有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神經學 症狀,包括耳鳴、手腳麻木,以及步態不穩等異常表徵,必須要與暫時性的腦中風做詳細 鑑別診斷。 雖然偏頭痛型眩暈的臨床表現看起來很嚇人,但根據筆者的研究經驗,在為期3個月的治 療之後,有一半的患者症狀完全消失,而症狀得到改善者更高達8成。 治療成效除了正確診斷與患者耐心服藥之外,避免食用容易誘發偏頭痛的食物,也是一個 很重要的因素,如乳製品(牛奶、起司、優酪乳、奶茶)、柑橘類、紅酒、巧克力、冰品 …等。 總歸來說,偏頭痛型眩暈的診察,除了靠有經驗的醫師給予耐心問診之外,還需要輔以一 系列詳細檢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之後,才能確診。 (作者為台北縣亞東醫學中心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頭痛像鬧鐘 每天定時報到 令人痛到想撞牆 自由時報╱ 2008-09-07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頭痛像鬧鐘,每天定時報到!一名40多歲的男性上班族每天下午1時就頭痛欲裂,痛到想 撞牆,但到了下午3時就不痛了,且連續4年在夏秋交替之際發生,醫師診斷為「叢發型頭 痛」(俗稱「鬧鐘型頭痛」)。 這名病患到台中慈濟醫院「頭痛特別門診」就醫時指出,近4年來,每天下午1時多,頭痛 情形就發作,吃止痛藥也沒用,奇怪的是,兩個多小時後就不痛了,而且每年都是痛2至 3個月又莫名其妙痊癒。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盈助表示,此為典型「叢發型頭痛」症狀,這類病患中 ,有85%是男性,大約20、30歲開始發作,多數在50歲以後,症狀會減緩。目前只知發病 與腦部下視丘、三叉自律神經不協調有關,確實原因不明,推測與個人體質、季節交替、 壓力有關,沒有藥物可以根治,但採用「預防性治療」,發作前,先服藥可舒緩症狀。 「叢發型頭痛」特點是,疼痛會突然發生,發作部位多半在眼窩後方或上方,都是固定同 側的疼痛,甚至有同側眼結膜充血、流鼻水、流淚、臉部腫脹、冒汗等症狀;每次疼痛持 續時間從15分鐘到3小時不等,經常在一天當中固定時段發作,疼痛異常劇烈,讓病患痛 不欲生,國外曾有患者因而自殺,因此也叫做「自殺型頭痛」。 陳盈助表示,一旦罹患「叢發型頭痛」,應避免喝酒、抽菸,減少誘發頭痛可能因素,且 生活作息必須正常。他並提醒民眾,只要有嚴重、頻繁(每星期一到二次以上)或不尋常 的頭痛,例如突然劇烈頭痛、頭痛程度比以前嚴重、頭痛時,感覺麻木或身體一側感覺無 力、感覺昏沉或嘔吐、痙孿,都應該到神經內科或頭痛門診看診,徹底查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