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頭痛20年群醫束手 麻醉竟痊癒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 /新竹報導】 2009.10.20 06:37 am 新竹市一名60歲男子頭痛長達20年,看遍醫生、長期服藥,幾乎要自殺,沒想到找麻醉科醫師檢查,只打 一針加按摩,竟然痊癒了。原來,他只是太陽穴處的顳肌發炎,醫生研判應是下巴戽道咬合不正造成的。 近來是國際疼痛研究學會發起的「世界抗痛日」,今年抗痛主題「骨骼肌肉的疼痛」,尤其是常被忽略不 易檢查出來、卻又非常折磨人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這名男子就是典型被疼痛所苦者,他到署立新竹醫院疼痛門診就醫時,愁眉苦臉的說,被頭痛「整」了20年 ,看遍台灣各大小醫院醫師,做過腦波、電腦斷層等精密檢查,止痛藥吃不停,都無法緩解。 他的症狀是從右邊太陽穴一直痛到眼窩,臉頰也抽搐,多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或偏頭痛。 署新麻醉科主任龔家騏試著在他的太陽穴上找到激痛點,並打一劑麻醉針,讓他放鬆肌肉,沒想到5分鐘後 ,這名男子歡呼起來,對龔家騏說「不痛了,你是神醫嗎」? 龔家騏解釋,這名男子因下巴戽道,長期咬合不正,牽動肌肉過度使用,致顳肌不斷發炎,他只開給肌肉 鬆弛的藥物,重點是要他回家好好按摩,讓血液在一放一壓後引動新鮮血液流通循環,。這名男子 2周後 痊癒,享受久違的生活。 龔家騏強調,疼痛只要超過3個月,就會精神差、食慾差、要靠安眠藥入睡;超過6個月可能出現慢性憂鬱 症狀,民眾碰到疼痛、應積極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

慢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2008/04/25 【聯合報/記者曾希文/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發表急慢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肌肉內電刺激療法。(記者徐兆玄/攝影) 30多歲的粉領上班族王小姐(化名),每天坐辦公室,姿勢不良,導致頸肩僵硬痠痛,有時還會頭痛,就醫 發現自己得了慢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三軍總醫院復健科醫師謝明福說,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主要症狀是肩、頸、背等局部肌肉痠痛、僵硬,還可 能引發頭痛、頭暈、胸悶,甚至失眠,原因與壓力過大、運動傷害有關,治療可給予消炎止痛、類固醇等藥 物,再配合復健治療。 三總自兩年前開始為患者進行肌肉內電刺激治療,謝明福解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身上都有「激痛點」 ,是一個可觸摸到的硬塊,一摸就有疼痛傳到別的地方的感覺,肌肉內電刺激治療是利用一套接有細針與電 極貼片的儀器,在病患肌肉痠痛處貼上電極貼片,再尋找激痛點,像針灸一樣,刺入細針,讓激痛點放鬆。 目前三總大約每個月為上百位患者進行肌肉內電刺激治療,平均療程約四次。謝明福說,如果找到正確的激 痛點,通電後時可明顯看到肌肉跳動,肌肉扎針時感覺像蚊子咬一般,使用電流為4至5毫安培,必須維持 3 分鐘,適合用於急慢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 上述王小姐的痠痛就是透過肌肉內電刺激治療得到改善。除了上班族,最近小朋友出現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 案例也增多,謝明福說,有的是踢足球、奔跑等造成運動傷害,還有女童才藝班壓力太大,也出現肩頸痠痛 、頭痛頭暈、胸悶疲勞等肌筋膜炎症狀。 由於肌肉內電刺激治療,健保不給付,自費一次約600元。較輕微的肌筋膜炎患者可靠多休息、冰熱敷,伸 展局部肌肉或按摩來改善。 【2008/04/25 聯合報】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聯合報╱彭芸芳 】 2009.10.20 02:36 am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指人體骨骼肌過度使用致肌肉疼痛,以及各種伴隨而來的症狀,通常肌肉附近的組 織和纖維會過度緊繃和收縮且有「激痛點」,疼痛還會擴散,讓患者飽受折磨,如果未治療會變成慢性疾病 ,建議就醫外,還要放鬆、按摩、減輕壓力。 【2009/10/19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