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頑固的貧血症 -再生不良性貧血

【頑固的貧血症】再生不良性貧血 記者:蔣仁人 |台北 報導∣08月18日 16:40 再生性不良貧血是少數幾個病因不明的貧血症之一,由於罹患此種貧血症若 發嚴重的感染或出血,經常會造成生命威脅,因此,一定要特別小心。 「再生不良性貧血」乃是由於製造血球的骨髓,因某些原因以致失去或減低 製造紅血球的功能而引起;由於骨髓是人體內的造血工廠,萬一這個造血工 廠罷工了,骨髓內之造血幹細胞受傷或受到破壞,無法製造出足量的血液細 胞,就成為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性不良貧血通常是慢慢來的,症狀一開始並不明顯,初期可能會因貧血 而有輕度的疲倦及衰弱,進而血小板的逐漸減少,可能會導致皮下出血、流 鼻血、腸胃道出血等,嚴重的甚至有視網膜出血及腦出血;此外,白血球也 會減少,致使細菌感染之現象;病人看起來會很蒼白,皮膚、口腔黏膜及結 膜可見小出血點或瘀斑,也會因細菌感染而有發燒之情況。 再生不良性貧血致病機轉包括直接毒性及免疫性骨髓傷害;直接毒性最常見 的如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之骨髓壓抑,其它有些則如甲苯及其中間產物, 也可以直接和骨髓細胞之蛋白質或DNA產生鍵結而造成傷害。 至於免疫性骨髓傷害,近年之研究顯示再生不良性貧血病人之細胞毒殺性 T 細胞活性增加,進而分泌TNF、IFN-γ於骨髓中,連帶使CD34細胞之Fas接受 器表現增加,最後因為三者活化部分基因而使造血細胞產生細胞凋亡;至於 免疫系統為何會失去免疫忍受性,而造成造血母細胞之自體免疫性破壞,最 初之抗原暴露後,又如何促發免疫系統之活化都尚未明瞭。 治療此病是目前醫學領域極具挑戰性的一個部分。若是可找到致病因素,首 先當然是去除其致病因素,而使骨髓慢慢恢復;若病人呈現嚴重之白血球低 下症時,必須儘量避免得到感染,尤其是輸血的決定必須相當謹慎,因為輸 血仍有一些危險性,包括感染到肝炎及鐵質沉積;若是有考慮做骨髓移植的 病人,也擔心導致抗體之產生。所以輸血只要維持病人之舒適性,而不一定 要達到某個血色素值。 藥物治療方面,輕度之病人使用傳統方法治療,大部份可得到緩解,然而重 度之病人其成效則相當差,緩解率往往小於30%。所以對於重度病人,可使 用抗淋巴球蛋白及抗胸腺球蛋白。其治療反應率達45%,而存活率約60%; 另外約有40%的病人對於高劑量類固醇有治療反應;而對於合成之造血生長 因子之治療,目前仍屬研究階段。重症病人若有合適之骨髓捐贈者,就應做 骨髓移植,其存活率可達60∼70%。 總而言之,再生不良性貧血是骨髓功能低下的疾病,大部分病因不明,由於 與人體的造血細胞有直接相關,一旦有厲害之感染及出血常有喪命之危險, 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有不正常的出血或貧血症狀,一定要與醫師充分溝痛進行 詳細檢查,以檢查出正確病因,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 合作媒體 明日報 2000.8.18.

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是一種嚴重的血液病,症狀包括骨髓無細胞性、血液正球性 貧血症、顆粒球減少症及血小板減少症。導致再生不良性貧血的原因能是多 能幹細胞機能不全或前驅細胞的造血場所〈造血微小環境〉異常所致。 再生性貧血之病因可分遺傳性和後天性二種。遺傳性再生不良性貧血,有 fanconi氏貧血、家族再生不良性貧血〈estern-dameshek型〉和shwachman- diamond症候群等。後天性再生不良性貧血可分原發性及續發性,分述於下: fanconi氏貧血: fonconi貧血是體染色體性聯遺傳障礙,所引起的中度至嚴重遺傳性再生不 良性貧血症。此症通常在10歲以前發作,導致皮膚低色素之白化,心臟、腎 、肝脾骨骼等不良,小頭症、低智能等畸形合併症。 原發性再生不良性貧血: 原發性再生不良貧血的病因不明,可能涉及t淋巴細胞免疫抑制。 續發性再生不良性貧血: 若仔細檢查病史可發覺,大多數的再生不良貧血是續發性的;例如暴露於某 些藥劑、化學溶劑〈苯、ccl、ddt殺蟲劑、nitrogen mustard〉,放射線 〈x-光、中子〉,病毒〈肝炎、麻疹、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流行病,細菌 (tb)、妊娠不全、胸線癌等。急性病毒痊癒後發生再生不良性貧血,可能 是肝炎病毒與機能低下有關。其他尚有肝硬化病發、胰臟種大腫、pnh引起 再生不良危像〈aplastic cresis〉等。 台灣醫師網 http://doctor.icareasia.com.tw/tool/test/anemia.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