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胃癌高危險群 驗血就知道

【記者胡恩蕙/報導】 感染胃部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引發胃癌,但感染者當中,只有1~2%會演變成胃癌 ,這其間的關聯性為何?台大生醫研究團隊最近終於找到幽門螺旋桿菌造成胃癌 的毒性因子──GroES。只要驗血,就可測知是否為胃癌高危險群,未來還可望 運用這項技術,製成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及胃癌的優酪乳。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相當高,在台灣,逾半數的成人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但其中10~15%變成胃潰瘍,有1~2%會演變成胃癌。 究竟為何有人可以與幽門螺旋桿菌和平共處,有人則會反覆發炎導致胃潰瘍及胃 癌?台大生醫團隊發現,原來部分幽門螺旋桿菌帶有造成胃癌的毒性因子GroES。 台大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教授周綠蘋表示,研究團隊對400名胃癌、十二指腸 潰瘍、胃炎患者及健康民眾進行GroES抗體測試,結果發現三分之二以上胃癌患 者都可驗出GroES,準確率約為65%。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吳明賢表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約三至四成帶有 GroES抗體,只要驗出有此抗體,估算其罹患胃癌的機率是不帶抗體者的五倍。 這是因為有GroES抗體的感染者,發炎特別厲害,且會促進細胞增生、抑制細胞 凋亡,以致罹患胃癌的機率也較高。 吳明賢說,這就像算命一樣,未來只要驗血,測是否有GroES抗體,就可知是否為 胃癌的高危險群。他指出,目前檢測幽菌感染的方法,只有照胃鏡、抽血、或吹 氣測試,但這些方法都只能檢測是否感染幽菌,無法進一步告知是否有罹癌風險, GroES測試可彌補這項不足,若確認有GroES抗體,及早治療發炎,可預防胃癌。 周綠蘋表示,未來甚至可將GroES基因轉殖到乳酸菌中,做成優酪乳。民眾喝進GroES 優酪乳,產生對抗GroES的抗體,這樣就可抵禦帶有GroES毒性因子的幽門螺旋桿菌 ,達到預防感染發炎,甚至演變成胃癌的效果。 【2006/09/19 民生報】 @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LIFE/LIF2/3522348.shtml

胃癌早期病變有法測 台大研發幽門桿菌試劑

資料來源: 中央社 張貼時間: 95/09/18 4:31 (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八日電)胃癌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排名第五位,但早期 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如何提高癌前病變的診斷能力,成為保命關鍵,台灣大學生 醫研究團隊最近就成功找到人類胃幽門螺旋桿菌造成胃癌的毒性因子「GroES」 ,透過試劑,可以篩出高危險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胃癌每年發病約有八十萬人,是發病率很高 的惡性腫瘤。台灣胃癌發生率尤其偏高,每十萬人口約有八點五二人至九點六八 人,在亞洲地區與日本同為高發病率的國家。 早期胃癌沒有症狀,除非透過內視鏡檢查,再加上病理組織切片,否則幾乎無法 診斷。台大生醫團隊則成功找出胃癌毒性因子「GroES」,只要血液篩檢呈陽性反 應,就有可能是罹患胃癌的高危險群。 台大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教授周綠蘋表示,過去三年來,研究團隊利用免疫轉 漬分析技術,找到人類胃幽門螺旋桿菌造成胃癌的毒性因子「GroES」,並對四 百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病患及健康民眾進行測試,結果成功找出三分之 二以上的胃癌患者,準確率在六成以上。 她進一步解釋,「GroES」之所以可以作為篩檢胃癌發生的診斷指標,是因為人 體若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且具有「Anti-GroES」抗體,就會引起胃部長期發炎 ,造成上皮細胞的破壞及增生,若在短期內治癒並無大礙,但如果長期持續發炎 ,則可能導致胃癌,因此對「GroES」有無陽性反應,就成為重要的診斷依據。 周綠蘋建議,只要是曾進行過幽門螺旋桿菌呼吸測試,呈現陽性反應的人,都應 該再作毒性因子「GroES 」的篩選,若也呈陽性反應時,受檢者就應接受後續的 胃內視鏡檢查及切片,才有機會早期發現胃癌、早期治療。 台大生醫研究團隊目前正申請美國、日本及台灣專利,未來將以人工合成方式, 發展試劑組,只要一滴血液,就能在短時間內判別是否為胃癌的高風險群。 首頁> 新聞中心> 中央社新聞 http://www.gov.tw/news/cna/healthy/news/200609/2006091833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