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中風病人神經再生 癱瘓病人踏出復原路

資料來源: 中央社 張貼時間: 95/09/29 7:4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九日電)中風偏癱的病人,將有機會恢復行動能力 ,慈濟醫院進行全球首見的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腦中風試驗,現在已有兩個病人 參與人體試驗,初步結果顯示,損傷的腦神經細胞有再生現象,病人踏出復原的 第一步。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兩年先進行急性中風的幹細胞人體試 驗,兩年來,七個病人有六個病情的運動功能明顯進步,現在再接再勵,要以六 個陳舊性中風病人為試驗對象,觀察發生在中風癱瘓老鼠身上的奇蹟,能否也出 現在人體上。 這項試驗方式是先連續五天給中風病人注射顆粒球細胞刺激素(GCSF),刺激病 人的骨髓製造幹細胞並釋放到血液中,再從病人血液中過濾出一西西、內含一千 萬個的CD34幹細胞,將CD34幹細胞從病人頭顱的小洞注射到中風處的前後左右, 發揮再生及滋養神經的作用。 林欣榮說,目前已有兩個病人接受試驗,最早的第一名病人是年輕四十三歲的左 撇子,這位病患中風後左半邊身體癱瘓,左手握拳無法張開,可是接受自體幹細 胞移植治療後一個月,左手可以打開了,預計要觀察兩 年以上。 很多中風癱瘓的病人都將希望寄託在幹細胞治療上,但這個試驗比較保守,受試 對象是三十五到七十五歲腦中風半年到五年內、在中大腦處出現梗塞缺血性腦中 風的中重度病人,需要以輪椅代步,但未嚴重到必需臥床。由於此部位的中風易 成運動功能的傷害,注射幹細胞的目的是神經再生,使半癱者恢復行走坐臥的能 力, 至於認知功能的恢復與否,不是試驗的目的。 研究團隊隊從病人的正子攝影 (PET)、都卜勒組 織顯像 (DTI)的檢查中,可以發現病人的中風在注射自體幹細胞之後,腦組織空 洞雖然還在,但是邊緣的神經有再生現象,病人沒有長出腦瘤,也沒有不適情形。 這項試驗在CD34幹細胞抽取過程,全部在無塵、無菌、無污染的細胞生物優良試 驗室裡進行,而且取用病人自體的幹細胞,沒有排斥的問題。但是,研究團隊也 強調,未來幹細胞若可治療中風,病人仍然需要服用防治中風的藥物,並且需要 積極復健。 首頁> 新聞中心> 中央社新聞 http://www.gov.tw/news/cna/healthy/news/200609/20060929381491.html
中風後復健林林總總 愈早開始成效愈佳 資料來源: 中央社 張貼時間: 95/09/29 8:0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九日電)中風的死亡率下降,這顯示愈來愈多人因 為半身不遂、吞嚥困難、失語症等中風後遺症,需要終身復健,許多人誤以為中 風就是撐著枴杖慢慢走路,事實上中風的復健林林總總,因人而異,病人愈早復 健,對功能恢復幫助愈大。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老人科主治醫師張欽凱指出,物理治療提早介入是中風復 健的趨勢,從基本的關節運動、轉位、翻身到步行、爬樓梯及肌力訓練,加上如 干擾波、經皮電刺激等電療,更是解決中風後的知覺異常的利器,物理治療師還 會運用專業的技巧與手法,誘 發病人患側的自主運動。 至於中風的職能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各種日常生活功能,例如吃飯、洗澡、穿 衣服、走路、轉位,到較為複雜洗衣、作菜、服藥、打掃或是處理財物等,進行 一系列有效的評估與訓練。 不同的中風病人適合不同的復健計畫,張欽凱舉例說明,小腦中風者會有協調不 良與平衡障礙,需要四輪助行器加強平衡與協調訓練,大腦中風引發半側偏癱的 復健訓練,可促進患側的動作並增加肌力,至於腦幹中風所引起的吞嚥障礙,就 要著重誘發病人的吞嚥反射。 合併有心臟衰竭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風病人,因為心肺耐力較差,從事運動 治療時就特別注意是否出現心律不整,血氧濃度下降的情形。 張欽凱說,如果病患已經反覆中風好幾次且出現肢體攣縮,或被診斷有失智症, 在制定復健計劃時就應該把目標降低,以延緩功能退化速度加劇為最高的考量。 張欽凱並指出,中風後的病人常有譫妄,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日夜顛倒, 絕大多數病患也會情緒低落,難以接受病情,缺乏主動復健的意願,以致愈晚開 始復健,成效愈差。 因此,他表示,醫院在擬定復健計劃時,可進行病患的心智功能評估與心理諮商 復健,不但可以提供醫療團隊正確、適當的資訊,更可以防止病人情況惡化。 950929。 http://www.gov.tw/news/cna/healthy/news/200609/2006092938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