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靈芝

別名: 靈芝草、菌靈芝、木靈芝、三秀。 產地: 靈芝草簡稱靈芝,又名木靈芝、菌靈芝,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 或紫芝 Ganoderma japonicum (Fr.) Lloyd 的全株。原產亞洲北部,現在中國和日 本高濕度和昏暗的密茂山林中生長。 因主要腐生於槭樹或闊葉硬木如橡樹等的根部或枯榦上,而非長於松柏科植物上,故不多見。山 上 10,000 棵這樣的老樹,一般只有二、三棵有靈芝生長,是極鮮之物。 現已發現的靈芝品種有百多個,已知可藥用的十多種中,以赤芝為主。雲芝是一種木腐菌,分布 廣泛,可侵害多種樹木。 附在樹木上生長時,形狀像一片片反起來的魚鱗,又像瓦片,所以日本人稱之為瓦茸。中國人看 之則像雲,故取名雲芝。 還有舞茸,野生於日本東北部,十分稀有,人們發現後往往興奮得要跳「舞」助興。在日本被譽 為「菇中之王」。靈芝現在廣為種植,多作醫藥用途,雖然野生是最好的。 靈芝是一種堅硬、多孢子和微帶苦澀的菌類植物。多孢子植物都是生長在樹身上的。 靈芝菌的實體,即菌絲體,是從孢子長出來的細絲形成的狀物。 菌絲體在營養基體中繁殖,不斷攝取營養素。它們在土壤、原木或其它有機垃圾上生長。只要能 取得養份,菌絲體可常年生長,而且生長多年。每年至少一次,菇狀物體會從菌絲狀物上出現, 作為真菌的繁殖器官,孢子是從菇菌中製造和擴散的。 不同於綠色植物,菌類植物的營養不能從光合作用中取得,而是從死去的有機物或土壤中取得。 菌類植物和它們的菌絲體是大自然中最原始的循環使用者。沒有它們,地球上會堆積著無盡的死 物和腐物。 當有足夠的營養和合適的環境,靈芝菌會從菌絲體上生長,當靈芝在成熟期時會噴出粉狀物,這 些粉狀物就是靈芝孢子。風把孢子吹散擴播,當孢子落在適合的地點,靈芝生長的循環再從頭開 始。 1988 年日本乾貨靈芝的產量估計約 250 噸。人工培植靈芝也在中國、臺灣、韓國、馬來西亞、 泰國和北美洲等地種植。中國的靈芝產量,每年達 3,000 噸,主要分 10 個地區栽種, 赤芝主產於中國河北、山東、山西、四川、安徽、江蘇、台灣等地。 紫芝產於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 人工培植的靈芝可在原木或乙烯基袋內栽種。乙烯基袋方法多用於大量栽種 (每年 1,000 噸以上); 原木方法多在長春和成都等地培植,這兩個城市與日本有合作生產靈芝計劃。 此外,人工發酵培養的薄樹芝的菌絲亦作靈芝用。靈芝大部分的藥用成份都包含在它的菌蓋部分。 靈芝四季均可採集,以傘大,富光澤,有強苦味者為良品。洗淨,曬乾用。 靈芝在西方罕見,在中國和日本,二千年來都被尊為滋補之佳品,古人以為瑞草。因其罕有,古時 中國和日本,只有皇帝和貴族才能吃到靈芝,以其有增進活力和長壽之效。 約公元前 240 年,秦始皇命徐福帶 250少男和 250 少女到東海取不死仙草靈藥,可能就是指靈 芝。更早時,齊威王、燕昭王他們曾派方士到三山(神話中的東海三神山:方丈、蓬萊、瀛洲) 尋找不死靈藥,「異草生香,可聞不可辨」的異草,即屬多孔菌科植物,色彩赤紫,皮殼光澤可 鑑之靈芝。 「靈芝草」一名,始於明代《滇南本草》一書。中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成書於公元二世 紀) 列靈芝為上等之藥;靈芝類藥有紫芝、赤芝、青芝、黃芝、白芝、黑芝六種;近代所見是赤芝 、紫芝二種。 1972 年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員成功地在實驗室裡栽種了靈芝。他們從一個赤芝品種,通過不同的 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成分和營養素,培育出全部六種顏色的靈芝,證明六種靈芝其實屬同一種 類。 《神農本草經》載藥 365 種,把藥分為上、中、下等。 120 種上等藥,是養生之藥,劑量不限; 120 種中等藥,基本上是無害的藥,但劑量不能太高; 125 種下等藥,是一些可以有療效,但也有毒素的藥。 上等藥中,靈芝名列第一。 明李時珍 (1518--1593) 在其巨著《本草綱目》中亦描述了靈芝的效力和醫療用途。靈芝是一種 滋補強壯、扶正固本、延年益壽及鬆弛身心的珍貴藥材。研究發現靈芝的多樣式功效是因它富含 碳氫化合物和多醣體。 往時,配合靈芝的成藥絕少,而靈芝原藥,中藥店多未備貨,醫家處方用之很少;現在則較多用。 野生靈芝百餘元一兩,人工培植的數十元可買得,並非特貴之藥。 靈芝亦可研末服用,研末要焙乾才易出粉。 性味、歸經: 赤芝:甘、微苦,平。歸心、脾、肺、肝、腎經。 紫芝:甘,溫。 功效: 養心安神,補氣益血,止咳平喘。 臨床應用: 靈芝應用廣泛,對全身都有益。一位 Gilbert Ng 博士,做了個有關靈芝的網頁,又對靈芝有過 30 年的研究,Ng 博士發現靈芝可應用到下列疾病: 免疫系統疾病:如癌症、傷風、流行性感冒、炎症、類風濕關節炎、過敏症、狼瘡症、口腔炎等, 靈芝可作為反自由基的抗氧劑,及對輻射有保護作用。 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等。 內分泌系統疾病:如更年期和不規則經期等。 神經系統疾病:如失眠、神經衰弱、壓力引致的緊張、睡過頭、頭痛、牙痛、白內障、肌肉萎縮 症和重症肌無力等。 循環系統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症、冠狀心臟病、動脈硬化症、心率失常、低密度脂蛋白過少 、貧血症、冷肢症、痔瘡和畏高症等。 消化系統疾病:如胃腸炎、潰瘍、肝炎、肝臟壞死、糖尿病、便秘、腹瀉和膽結石等。 皮膚病:如皮膚老化、皮膚上的斑點、粉刺、掉頭發和皮炎等。 排泄系統疾病:如腎炎。 再生系統疾病:如 (陰莖) 不舉、缺乏性慾和月經困難 (經痙攣) 等。 1. 靈芝對乙型肝炎有治療的功效。 靈芝對乙型肝炎患者有治療的功效。 2. 靈芝對糖尿病的功效。 給糖尿病人用靈芝提取物治療,二個月後,發現血糖水平降低。 3. 靈芝治療高血壓的功效。 靈芝對高血壓病人,有降低血壓的功效。 4. 靈芝對血癌患者的功效。 大劑量靈芝 (每次 6 膠囊,每天 3 次) 給血癌患者服用 (在化療前和化療中連續三個月服用), 證明有良好反應。 5. 靈芝對鼻咽癌病人的作用。 大劑量靈芝 (每次 6 膠囊,每天 3 次) 給鼻咽癌患者服用 (在放射療法和化療前一星期開始, 連續八個月),證明有良好反應。 6. 靈芝對癒合創傷的作用。 三名因糖尿病有創傷的患者,服用靈芝 15 到 22 天之後,創傷癒合。 (應用 1到 6,是根據馬來西亞 MARA科技學院微生物學生化學系的Teow Sun-Soo 所寫的論文。) 7. 用治心氣虛或心血虛所致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健忘呆滯等症。 靈芝配圓肉、酸棗仁、柏子仁等,以補益氣血,養心安神。若心血不足,血行遲滯致胸悶心痛者 ,配伍紅花、丹參、當歸、川芎,以養血活血,通絡止痛。若心陰虛,虛熱擾心而致心悸、失眠 、心煩者,配伍丹參、麥冬、百合,以養血補陰,清熱安神。 8. 用治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體倦乏力、納食不香等症。 靈芝配人參、白術、當歸、熟地等,以補氣養血。 9. 用治肺氣虛、久咳氣短、咳聲低弱、語言無力、多汗者。 靈芝配五味子、訶子、黨參,以補肺止咳。若用治腎氣虛、腎不納氣而致虛喘,動則喘甚,呼多 吸少等症,可配人參、蛤蚧、核桃仁等,以納氣平喘。 10. 作高血壓、慢性肝炎、慢性氣管炎、哮喘的調理用。 靈芝 4 克、陳皮 2 克,瘦肉煲湯,長期服用。 或用靈芝研末,每次服 1 至 2 克,每日一次,連服十天,停二天後再服。 用量、用法: 3-15 克,水煎服。這是比較好的用法。把 2 到 3 片靈芝的菌蓋部分或根部分放到鍋裡,加 8 杯水,先猛火煮沸,後用慢火煨它 15 分鐘。每日兩次飯前喝這靈芝湯,長期服用。服用一年後 ,面貌和感覺都會明顯改善。 1-1.5 克,研末吞服。 或浸酒或製成糖漿劑、酊劑、片劑或注射劑使用。 使用注意: 口服靈芝一般無不良反應,但靈芝注射劑有發生過敏反應者,故應慎用。 參考資料: 《神農本草經》:"紫芝:味甘溫,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堅筋骨,好顏色。 久服輕身不老延年。" 又: "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 毒副作用: 現代研究: 赤芝含糖類 (多糖、還原糖)、氨基酸、蛋白質、甾類、三萜類、甙、香豆精甙、多種酶類、維生素等。 紫芝含麥角甾醇、有機酸 (延胡索酸等)、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等。 現代藥學家研究,靈芝有活躍細胞、刺激代謝、扶正固本之功,可治虛勞、喘咳、頭昏失眠、消 化不良、慢性氣管炎、白血球減少症、冠心病、肝炎、神經衰弱等症。現代藥理實驗證明,靈芝 有鎮靜作用;能使膽固醇降低;有保肝作用。身體衰弱,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的人,服用靈芝 可減少發病。 其中赤芝對心臟血管病、糖尿、哮喘與時代病,有很高的防治效用,並能抗癌。 單細胞的真菌 (又叫酵母 yeast),或多細胞的真菌,包括赤芝、靈芝、雲芝、舞茸、香菇、木耳 、雲耳、竹笙、草菇、冬蟲夏草等等,在細胞膜或孢子外面的細胞壁 (cell wall),都含有一個 以葡萄糖 (glucose) 為基礎單位的聚合物 (polymer),叫葡聚糖 (glucan)。 這是一個水溶性很高的成分,對人體有益,包括可以殺死癌細胞和刺激截斷了的神經重生(regeneration)。 葡聚糖 (glucan),顧名思義,是葡萄糖的聚合物,也就是一連串的葡萄糖。在化學結構方面,每 一個葡萄糖的形狀好像是一個等邊六角形。如果用東南西北去看這個六角形,東、西是兩個「角」 ,而南、北是兩條邊。東面的角編為「1」,順時鐘方向數過去,2,3 是南面的「邊」;4 是西面 的「角」。 假如這些六角形的葡萄糖是一字形地相連,即是,東/西、東/西地串在一起,這種串連,叫做 1->4,因為是東面 (1) 的「角」,連著西面 (4) 的角。從上述例子,當可以想像到一種 1->3 串連後的形態。 1->3 的葡聚糖 (1->3 glucan),便是蘑菇、冬菇、靈芝、雲芝、舞茸中的抗癌成分。 更清楚一些:抗癌者,是一種叫 alfa 1->3 glucan (alfa 1->3 葡聚糖)。 一組在北京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用人工方法,把 alfa 1->3 的葡聚糖合成了出來,發現了它真 的能殺死癌細胞 (詳見 Jun Ning, Wenhui Zhang, Yuetao Yi, Guangbin Yang, Zhikui Wu, Jie Yi and Fanzuo Kong, "Synthesis of β-(1->6)-branched β-(1->3) glucohexaose and its analogues containing an α-(1->3) linked bond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Volume 11, Issue 10 (15 May 2003), pp. 2,193-2,203; 另見 Jun Yan, Vaclav Vetvicka, Yu Xia, Angela Coxon, Michael C. Carroll, Tanya N. Mayadas, and Gordon D. Ross, "s-Glucan, a 'Specific' Biologic Response Modifier that Uses Antibodies to Target Tumors for Cytotoxic Recognition by Leukocyte 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3 (CD11b/CD18),"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Vol.163, No. 6 (September 15, 1999), pp. 3,045-3,052;及 Feng Hong, Jun Yan, Jarek T. Baran, Daniel J. Allendorf, Richard D. Hansen, Gary R. Ostroff, Pei Xiang Xing, Nai-Kong V. Cheung, and Gordon D. Ross, "Mechanism by Which Orally Administered -1,3-Glucans Enhance the Tumoricidal Activity of Antitumor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Murine Tumor Models,"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Vol.173, No. 2 (July 15, 2004), pp. 797-806)。 進一步證實赤芝、靈芝、雲芝、舞茸、雲耳、木耳、香菇、竹笙、草菇、冬蟲夏草等真菌可以抗 癌。 赤芝、靈芝、雲芝、舞茸、雲耳、木耳、香菇 (冬菇)、草菇、蘑菇、竹笙、冬蟲夏草和所有真 菌類食物抗癌的原理: 身體中的免疫系統,抗敵 (例如癌細胞) 時會製造抗體 (antibody);抗體的作用,是去刺激血 中一系列叫補體 (complement) 的蛋白質,令補體在癌細胞表面疊在一起,鑽一個洞,令癌細胞 漏失其中的成分而死。 另一方面,抗體附在癌細胞上之後,會啟動補體蛋白系列,在癌細胞的表面豎立一個叫 iC3b 的 記號。 alfa 1->3 glucan 之所以能抗癌,是因為它能增加巨噬細胞和殲滅細胞 (neutrophils) 表面的 一個叫 CR3 的接受體。CR3 能幫助這兩種具攻擊性的免疫細胞,分辨出黏滿了 iC3b 的癌細胞, 再將其殲滅。 因此,若病人正在接受抗體治療,例如以 Herceptin 去對付乳癌,1->3-glucan 便可以增加抗體 的威力。 這個 1->3 glucan,在赤芝、靈芝、雲芝、舞茸、雲耳、木耳、香菇、草菇、蘑菇、竹笙、冬蟲 夏草等食用菌及薏苡仁都可以找到。可用乾身小香菇,先用攪拌機把香菇打碎,之後,放在水中 ,煮成香菇水 (不要加調味品),隔渣後,作為日常的飲料。 先打碎香菇,因為這樣可以大大增加香菇接觸熱水的面積,令香菇內的 1->3 glucan,更容易溶 於水中。其他食用菌,都可用同樣方法煮水飲,同效。 不過,對患有自體免疫症的病人,例如類風濕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牛皮癬 (psoriasis) 、紅斑狼瘡 (lupus erythematosis)、老人黃斑衰退症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等,不宜服用上述芝類或香菇水,因為會火上加油,進一步令自體免疫惡化。首當其衝者 ,是腎盂 (glomeruli)。 在自體免疫交戰下,大量抗原抗體複合物 (antigen antibody complex, AAC) 會被兜在腎盂上, 透過刺激補體蛋白,令腎盂受傷,造成腎盂炎。簡單來說,對於小量的 AAC,免疫細胞完全可以 應付,不會導致腎盂炎。 可是,任何一種自體免疫病都會衍生出超大量 AAC,超過免疫細胞能應付的極限,便會殃及腎盂。 1->3 葡聚糖 (1->3 glucan) 能刺激截斷了的神經重生 (regeneration): 一組在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學者,發表了有關未曾破壁的靈芝孢子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在神經組織重生方面的作用 (見張偉,曾園山,汪洋,劉煒,程進軍,陳穗君著「靈芝孢子促進 大鼠受損傷脊髓運動神經元存活及其軸突再生相關蛋白質組學的初步研究」《中西醫結合學報》 第 4 卷,第 3 期 (2006 年 5 月),第 298-302 頁)。 一組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學者報道,說發現巨噬細胞能夠分泌一個叫 oncomodulin 的蛋白質,後者 可以令視覺神經細胞長出觸鬚 (學名叫軸突 axon)。這個蛋白質不只能幫助瀕臨失明者重獲光明, 也可以令脊髓神經受傷者的神經,在折斷的部位有限度地接駁起來 (見 Yuqin Yin, Michael T Henzl, Barbara Lorber, Toru Nakazawa, Tommy T Thomas, Fan Jiang, Robert Langer and Larry I Benowitz, "Oncomodulin is a macrophage-derived signal for axon regeneration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Nature Neuroscience Vol. 9, Issue 6 (June 2006), pp. 843-852)。 那麼,oncomodulin 和靈芝有什麼關係?原來,巨噬細胞表面有一個叫 dectin 的接受體,能專 門辨認出真菌細胞壁上的葡聚糖 (glucan)。 葡聚糖黏在巨噬細胞上的接受體後,便會刺激巨噬細胞分泌 oncomodulin。這應是靈芝能令軸突 細胞重生的機制。 市面上有不少靈芝產品都標榜經過「破壁」技術處理,但到底什麼是「破壁」呢? 原來當靈芝在成熟期時會噴出粉狀物,這些粉狀物就是靈芝孢子,坊間的健康食品廣告中,有稱 靈芝孢子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比靈芝高出70倍,又說靈芝孢子被兩層由幾丁質、硅和鈣等多種成分 構成的外壁包裹著,未經「破壁」時的吸收利用率一般只有30%。因此要充分發揮靈芝的效用便 要利用所謂科學技術,把靈芝孢子的外壁破開,而最常用破壁方法有機械破壁法、變溫破壁法及 發酵破壁法三種。 又有說法,即使末經破壁的靈芝孢子也可以被人體充分吸收,靈芝孢子內有一種叫靈芝油的物質 ,而大部份營養都是在靈芝油內,但在破壁的程序當中,靈芝油有機會流失,所以破壁亦有其缺 點云。 其實孢子之於真菌,就好比魚子之於魚,基本上只是一個包含了遺傳因子的種子。一粒靈芝的種 子,雖然將來大有可能長成靈芝,但種子內可沒有任何靈芝中應有的維他命。產品廣告把破壁孢 子的性能,說成像有原子彈般的潛在威力,服用了在體內爆發,有無窮的保健效果。 至於具體上有什麼好處,頂多是非常含糊地推說可以增加、改善或調節免疫,用「免疫」這名詞 去嚇唬消費者,卻說不出其所以然。 事實上,吃多了破壁孢子,反而吃了很多嘌呤 (purine),徒然增加了出現痛風 (gout) 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