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醫學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毒澱粉 超商停售黑輪 賣場可退貨

2013-05-15 中國時報 馮景青、徐亦橋/台北報導 「食」在不安心 國內驚傳以工業用化製澱粉製造的黑輪、關東煮、粉圓等國民小吃,遍布全台,再度爆發國人食的憂慮。 圖為之前民眾在超商購買關東煮裹腹。(本報資料照片/鄧博仁攝) 「食」在不安心 國內驚傳以工業用化製澱粉製造的黑輪、關東煮、粉圓等國民小吃,遍布全台,再度 爆發國人食的憂慮。圖為之前民眾在超商購買關東煮裹腹。(本報資料照片/鄧博仁攝) 毒澱粉的發現,得歸功於米粉不純,摻用化製澱粉而來。國內兩大超商7-ELEVEN、全家販售的關東煮中 的黑輪,都被點名由毒澱粉廠商提供,目前已不再販售。大賣場也紛紛下架,並接受消費者退貨。 兩大超商的關東煮區昨晚都沒有銷售黑輪。全家表示,今年四月初,米粉不含米的問題吵得沸沸揚揚, 而米粉添加「化製澱粉」的問題也引起全家超商的關注,每天都盯緊麵包、包子、關東煮等廠商,要求 補送是否添加化製澱粉的資料。 四月聽到風聲 主動送驗 全家表示,毒澱粉事件爆發以來,通路商從未接獲衛生主管機關任何預告或通知,四月廿六日全家內部 因發現部分廠商有些「異狀」,決定主動送檢多項食品。四月三十日接獲「全國公證」的檢驗報告,才 知由長勝生產、天佑供貨給全家的黑輪有異樣,立即下架該商品,並汰換廠商,至昨日仍是缺貨未供應 。7-ELEVEN表示,還要觀察一陣子,才決定黑輪是否重回關東煮區。 全面回收銷毀 損失千萬 被查出問題的黑輪製造商長勝食品廠表示,他們也是買到台南協奇問題澱粉的受害者,粗估已造成近千 萬元損失。該公司以往一天生產約四萬條黑輪,四月廿八日起聽到問題澱粉風聲,即停止出貨,同時將 問題澱粉送檢,五月八日報告出爐,期間回收的問題產品已立即銷毀。 長勝指出,該公司已更換澱粉原料供應商,同時將澱粉與黑輪成品兩度送檢,都沒有問題,但生意已大 受影響。目前僅少量生產,預估至少要半個月後,才能逐漸回復之前的量產規模。 芋圓想再上架 得提證明 除了超商關東煮,毒澱粉製品也流入大型超市與量販賣場。全聯有銷售日正食品「波霸粉圓」、蓮發食 品「美濃板條」,業者強調,只有少數店在賣,而且目前已全部下架,並無條件接受消費者退貨。頂好 超市也有日正的「波霸粉圓」,同樣立刻下架並提供退貨。 家樂福銷售蓮發食品「九份芋圓地瓜圓」,公關經理何默真表示,有問題的商品已下架,並要求廠商提 出檢驗證明或再做檢測。愛買與大潤發表示,沒有販售被點名的商品,但也要求廠商要加強檢測。

食在不安! 毒澱粉、醬油竄全台

黑心食品連環爆,常用於夜市、餐廳的雙鶴醬油,被踢爆驗出過量有毒化學物質,而這款醬油一周出貨兩 千瓶以上,已經銷往全台。 除了黑心醬油,毒澱粉的問題更是沒完沒了,衛生單位追查發現,除了超商、量販賣場曾經販售問題商品 外,日正食品公司的波霸粉圓,還賣到頂好、松青和全聯等連鎖超市,以及全台一千兩百多家零售點,總 計毒澱粉下架封存追回來的量,已經從25噸增加為32.4噸。

糊狀加工食品 有可能含工業澱粉

〔記者洪素卿、林嘉琪/台北報導〕 台灣再爆食品安全事件,粉圓、芋圓、粄條、黑輪都遭問題澱粉污染。 不過,專家質疑,目前食品加工廣泛使用化製澱粉,不只是這些表面上看得到有使用澱粉的產製品可能 遭到波及,包括先前爆發的米粉,到民眾食用頻繁的三合一咖啡、奶精,或是「糊」狀的加工食品,都 可能添加化製澱粉。 只查丸粉類食品 恐掛一漏萬 專家認為,衛生署僅清查丸粉類產品,稽查範圍實在太小,恐將掛一漏萬。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 表示,礙於人力與檢驗能量,目前先鎖定比較可能使用問題澱粉的產品抽查,但也不排除未來擴大稽查 其他產品。 康照洲解釋,有鑑於目前有二十一種合法的食品用化製澱粉,因此,推測廠商違規使用問題澱粉,可能 是因這種澱粉能讓產品有更Q彈的口感,所以第一波先鎖定需要Q彈口感的食品,包括甜品(粉圓、芋 圓)、麵條(粄條)、火鍋料(黑輪)及年糕等。 米粉早被質疑 廠商多自主送驗 至於米粉,主要是先前立委質疑國內米粉多使用化製澱粉時,已有不少廠商自主送驗,因此並未納入。 日後不排除擴大清查其他添加化製澱粉的產品。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化製澱粉使用範圍之廣,超乎民眾想像。「只要是看起來黏糊糊的 醬料類,或是糊狀食品」,幾乎都可以添加化製澱粉。她建議,應從源頭管理,要求廠商清楚標示添加 物的成分。「如果覺得太複雜,可以用QR CODE,至少讓想要知道的人,可以看得到」。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專家指出,連民眾常用的奶精,裡面也含有化製澱粉;大家以為吃的是堅果糊或是米 穀粥類,也可能吃進化製澱粉。 現在有順丁烯二酸澱粉、難保未來不會有丙烯酸或其他問題產品,「如果政府不徹底清查,繼續縱容, 未來收再多健保費都不夠治病」。 消基會︰重罰與抽驗機制應並進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表示,衛生署應該積極落實立即下架回收及擴大追查,不能只是輕罰;未來則應建 立縝密、週期式的抽驗機制,以及食品添加物審核制度。 張智剛批評,政府對整體食品安全抽查並不積極,才會繼塑化劑後,現在又有食品遭加入「毒澱粉」的 黑心事件,顯示政府作為真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