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知 -網路新聞 更多新聞報導

主題:自然就會抗癌 罹癌17年的薛瑞柏醫師的科學觀點

2010.01.20 時報出版》 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但不是所有人都會發展成癌症 他年輕,無不良嗜好且常運動,卻在31歲那年意外發現腦中有惡性腫瘤。於是他徹底探索有關 癌症的各種研究,終於瞭解該如何幫助自己的身體,遠離癌症。罹癌17年的薛瑞柏醫師,根據 最新最堅實的科學文獻,以簡單明白的語言,揭開癌症的生理機制,並從環境、食物、營養及 情緒等方面,告訴你抗癌的新生活方式。 癌症潛伏在你我體內。我們的身體隨時都在製造不健全的細胞,這就是腫瘤生成的原因。 我是癌症患者。我決定要研究所有能幫助我身體的事情以對抗病魔。我以醫師和科學家的技能 ,查出醫學文獻內所有可能幫助我提高勝算的研究。這些科學資料顯示,在對抗癌症的戰役中 ,我們的自然防禦系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不用正統的西方醫學方法,而想治療癌症,是完全 不合理的。但同時,僅僅依賴這些純技術的方法,而忽略我們身體對抗腫瘤的自然本能,也是 全然不合理的。我由此重獲了生命和健康,甚至達到我從未經歷過的健康水準。 本書將告訴你我所學到的事物,與它們背後的故事──包括科學學理,還有我親身的經歷。 ■ 內文簡介 以下摘自本書第六章 二十世紀的分水嶺 當今癌症在西方世界更加盛行,自一九四○年來以一直都在增加。因此我們必須檢視:自二次 大戰後,我們的國家有哪些變化。過去五十多年來,有三個主要因素急遽擾亂我們的環境: 1. 飲食中添加大量高度精製的糖 2. 耕作及飼養動物方式的改變,因此也造成我們食物的改變 3. 曝露在一九四○年前不存在的大量化學產品中 這些不是小改變。我們有絕對的理由相信,這三個現象在癌症的蔓延中扮演關鍵角色。要保護 自己,我們首先必須瞭解它們。 第二部分 回歸過去的食物 我們的基因仍然承載著幾十萬年前我們仍是獵人及採集者的標記,它們歷經多年,適應了我們 祖先的環境、尤其是他們的食物來源,而且迄今沒有多少改變。今天我們身體需要的,還是很 像過去人類狩獵與採集而來的食物。這樣的飲食是由大量蔬果與偶爾來自野生動物的肉與蛋所 組成,它提供平衡的必要脂肪酸(omega-6與omega-3)與極少量的糖,且不包含麵粉。 (我們祖先唯一食用的精糖來源是蜂蜜。他們不吃穀物食品。) 當今西方國家的營養研究顯示,我們五六%的卡路里有三種來源,我們基因在發展時不存在的。 .精糖(蔗糖、甜菜、玉米糖漿) .漂白過的精製麵粉(白麵包、白義式麵食) .植物油(大豆、向日葵、玉米、反式脂肪) 巧合的事,這三種來源不僅不包含維持我們身體機能所需的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或omega-3 脂肪酸,反而直接促進癌細胞生長。 癌症以糖為食 精糖的消耗量一飛沖天。但我們的基因是在每人一年最多消耗兩公斤蜂蜜的環境下生成。每個人 對糖分的消耗量在一八三○年增加為一年五公斤,到二十世紀末,則增為驚人的一年七十公斤。 德國生物學家歐圖.沃伯格(Otto Heinrich Warburg)因為發現惡性腫瘤的新陳代謝主要是依 靠葡萄糖的攝取,而贏得諾貝爾醫學獎。(葡萄糖是糖經消化後,存在人體內的形式。) 其實 ,常用來偵測癌症的正子掃描(PET scan),就是測量身體哪個部位消耗最多的葡萄糖。如果某 個特定部位因代謝太多葡萄糖而凸顯出來,原因就很有可能是癌症。 我們食用糖或精麵等「升糖指數」(glycemicindex)高的食物,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就會快速 上升。身體立刻釋出胰島素,使葡萄糖進入細胞。胰島素分泌時,又釋出另一種分子,稱為IG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類胰島素增生因子),其作用是刺激細胞生長。簡而言之,糖 分能滋養組織,使它們生長更迅速。此外,胰島素和IGF還共同擁有另一種作用︰它們會促進發 炎因子,如同我們在第四章所見的,發炎因子不但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而且還會反過來成為腫 瘤的肥料。 如今我們知道,胰島素的峰值和IGF的分泌不僅直接刺激癌細胞的發展,也刺激它們侵入鄰近組 織的能力。此外,把乳癌細胞注入老鼠之後,研究人員也發現當老鼠的胰島素受到糖的刺激時, 癌細胞對化療的反應就沒那麼敏感。研究人員的結論是,當今需要一種新型的抗癌藥物︰降低血 液裡胰島素峰值和IGF的藥。 其實毋須等待這些新藥,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行減少飲食裡的精糖和精麵。如今已經證實,僅僅降 低這兩種飲食項目,對血中胰島素和 IGF的濃度就有立即的影響,還能帶來其他效果,比如能夠 使皮膚更健康。 血糖濃度和發炎之間會有關聯,聽來似乎匪夷所思。糖果、咖啡裡的一塊糖,或是一片塗了果醬 的白麵包,怎麼可能影響生理機能?然而對於皮膚上的青春痘,這其間的關聯卻顯而易見。 科羅拉多大學的營養學學者羅倫.柯登(Loren Cordain)博士聽說,某些生活方式與我們大不相 同的族群,從沒有長過青春痘(表皮層發炎是引起青春痘的因素之一)的經驗,他想瞭解這是怎 麼回事。 這話聽來不合常理,青春痘可是八○%─九五%的西方青少年必經的人生大事。為了調查此事的 真相,柯登隨著皮膚學者組成的團隊,研究與世隔絕的新幾內亞基塔萬(Kitavan)島上一千兩 百名青少年以及一百三十名巴拉圭艾奇(Ache)族印第安人的皮膚。自始至終,他們在這兩個族 群中都找不到青春痘的跡象。 這些學者在《皮膚醫學檔案》(Archives of Dermatology)撰文,把他們驚人的發現歸因於青少 年的營養。這些與我們同一時代但離群索居的部落,他們的飲食就像我們遠古的祖先:沒有精糖 或白麵,因此在血液裡也沒有過高的胰島素或是IGF。 在澳洲,研究人員說服西方青少年嘗試三個月限制攝食糖和精麵的飲食。幾週內,這些青少年的 胰島素和IGF濃度就降低,他們的青春痘也減少。在二十世紀後半期,西方飲食出現了一種新成分 ,如野草般四處傳播︰由玉米提煉的高果糖糖漿(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光是忍受我們所攝 食的精糖,我們的身體已經難以承擔,當今加工食品中這種無所不在的糖漿,更徹底打垮了我們 的身體。果糖從天然基體(所有的水果裡都有果糖)移出並與葡萄糖混合後,我們的身體所產生 的胰島素已經應付不了它們,在處理時至少會有間接傷害。它已經變成毒害。 我們有很多理由相信,糖的大量攝取導致了癌症的流行,因為這與我們體內的胰島素和IGF遽增 有關。學者在一群老鼠身上植入乳癌細胞,用來比較不同升糖指數的食物對腫瘤發展的影響。兩 個半月之後,血糖經常達到最高點的老鼠有三分之二(二十四隻中的十六隻)死亡,而採低升糖 指數飲食的老鼠,二十隻只有一隻死亡。出於一些顯而易見的理由,這樣的實驗不可能在人體上 進行。不過有一項亞洲人與西方人的比較研究,也提出了相同的觀察︰食用低糖亞洲飲食的人, 罹患因激素所導致的癌症的比例,比工業國家食用高糖和精製食品人口的罹癌人數,少了五至十 倍。 此外,眾所周知糖尿病人(特點是高血糖)癌症風險高於一般人的平均。哈佛醫學院的蘇珊.漢 金森(Susan Hankinson)博士在一項美加共同研究中發現,在不到五十歲的婦女中,IGF最高的 婦女罹患乳癌的可能性比最低的婦女高出七倍。另一個由美國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及 加拿大麥基爾(McGill)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證明攝護腺癌也有同樣的現象:他們採樣的 男性之中,IGF最高者的罹病風險竟是最低者的九倍之多。其他研究則發現,高血糖指數也同樣 與胰臟癌、結腸癌和卵巢癌相關。 二○○九年,本書初版兩年後,美國女性健康研究計畫針對全美約十萬名停經後婦女展開大規模 研究,證實因為攝取高糖精麵飲食而造成體內胰島素增加,與乳癌風險升高有關。全美四十多個 學術中心的研究人員觀察這些婦女直到她們罹病為止,時間平均為六年。研究人員在這些婦女一 開始參加研究起,就為她們抽血作為樣本,並以胰島素的高低量作為罹患乳癌風險的比較基準。 這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 研究結論說,肥胖本身並不會導致乳癌,而是與體重過重造成的高胰島素量相關。胰島素量高的 婦女(她們並沒有糖尿病,也沒有接受激素補充療法)在追蹤調查中,罹患乳癌的風險比胰島素 最低的婦女高了幾乎兩倍。 所有的科學文獻都一致指出︰想要保護自己預防癌症的人,必須努力減少加工糖以及漂白麵粉的 攝取。這意味著要習慣喝沒有糖的咖啡。(放棄在茶裡加糖比較容易。)這也意味著一週內只能 將就食用兩或三次甜點。(水果則沒有限制,只要不加糖或者糖漿使水果更甜。)另一種選擇是 ,使用不會引起血糖或者胰島素急遽升高的糖類代用品(參閱表4)。 要減緩來自小麥的糖類吸收,必須食用多穀類麵包(以小麥混合三種以上其他穀物製作,如燕麥 、黑麥、亞麻籽等),你也可以選擇由傳統酵母(「發麵糰」)而非常見的化學發酵粉所製作的 麵包,因為化學發酵粉會提高麵包的升糖指數。基於同樣的理由,應避免普通的白米飯,而代之 以升糖指數較低的棕色或白色印度香米(basmati rice)。最重要的是,應多食用蔬菜和豆類( 菜豆、豌豆、扁豆),這點我們會在第八章「抗癌的食物」談到;不僅是因為它們的升糖指數低 ,也因為它們強力的植物化學因子能對抗癌症。 ■ 作者簡介 大衛.賽文—薛瑞柏(David Servan-Schreiber, M.D., Ph.D.) 薛瑞柏醫師是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臨床教授,也是整合醫療中心的共同創辦人。他擁有醫學 博士及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曾擔任「無國界醫師」組織義工前往伊拉克。1992年在一次腦部 造影的實驗中,意外發現自己腦中有腫瘤。他的第一本書《癒合的本能》在四十個國家出版,成 為國際暢銷書。《自然就會抗癌》已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在五十個國家出版,並在歐美等國造 成極大迴響。薛瑞柏醫師現居美國賓州匹茲堡和法國巴黎兩地。 ■ 譯者簡介 莊安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現任職傳播媒體,譯作豐富,包括《愛 之旅》、《Deep Play心靈深戲》、《艾克曼的花園》、《氣味、記憶與愛欲》、《AQ》、《A+的 秘訣》、《億萬女富豪賺錢智慧》、《行星絮語》、《心智解構》、《感官之旅》等書。 ■ 書籍資料 書 名:自然就會抗癌──罹癌醫師的科學觀點 作者:大衛.賽文—薛瑞柏(David Servan-Schreiber, M.D., Ph.D.)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出版 語言:繁體中文 條碼-ISBN:978-957-13-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