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 康 靠 自 己

焦點新聞:靈芝加抗癌藥 罹癌老鼠存活期延長三倍(肺癌、血癌

民生報 第11版 2000.3.11(六)

「神農本草經裡譽為「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的靈芝,經動物實驗證實確證實確有抗癌作用。 國立陽明大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以老鼠完成動物實驗,顯示,靈芝的多醣體萃取物可抑制腫瘤生長 ;若和化學治療常用的抗癌藥物併用,還可延長老鼠的存活天數。

靈芝一向被中國人視為「神仙草」,也是養生聖品;估計每年全球靈芝產品總值超過新台幣五十億元; 台灣每年的銷售額也高達新台幣二十億。目前科學界已知,靈芝的主要成分包括多醣類、三帖類和蛋白 質,這些成分具有提高宿主免疫能力,達到抗癌和抗腫瘤的作用。因此,不少醫藥界人士致力於以靈芝 作為天然抗癌藥物的研究。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教授李旭生、台北榮總教學研究部研究員王聲遠十幾年,來針對靈芝多醣體 抗腫廇作用不斷進行實驗;李旭生表示,他們將靈芝菌絲體以熱水煮準,萃取成乾粉狀,然後用來治療 長了肌肉纖維瘤的老鼠,發現靈芝可有效抑制腫瘤的活性。此外,他們讓

一組罹患肺癌的老鼠,在無藥物治療下只能存活十三天而 另一組罹患肺癌的老鼠則給予靈芝萃取物,發現存活時間可延長兩倍。 第三組除了給靈芝萃取物外,還併用化療常用的抗癌藥物,發現存活時間可延長三倍。

另一項研究則是在培養皿中進行。培養皿中放入血癌細胞及人的免疫細胞,再加入靈芝多醣體萃取物, 發現靈芝可激發免疫細胞產生細胞激素,產生抗癌因子,達到抑制血癌細胞分裂的效果。

李旭生表示,這顯示腫瘤病患在做完手術或化療後,免疫系統低下,或許可藉由靈芝輔助治療,提升免 疫力。不過,這系列研究僅止於動物實驗階段,且市售靈芝或靈芝膠囊、錠劑等品質不一,不見得能獲 致如同上述動物實驗一般的效果。(記者黃靜宜/報導)

行政院農委會 -農業新聞剪報2000-3


靈芝對血癌的功效 西班牙 台灣

關於靈芝對血癌(白血病)的功效,近年來備受學界關注。西班牙Alcala大學的研究顯示,將稀釋15% 或40%靈芝子實體甲醇萃取物,與血癌細胞培養19個小時,可使大部分血癌細胞因DNA斷裂而凋亡。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的動物實驗則證實,靈芝萃取物能延長血癌小鼠的存活率,提高T細胞 與B細胞的數量,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進自然殺細胞的活性,以及減少小鼠脾臟的血癌細胞。

台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阮雪芬教授,與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合作的研究則在探討,靈芝多醣 透過「分化誘導療法」治療血癌的可能性。

血癌主要是「血液或骨髓內不成熟的白血球過度增生」所造成,白血球之所以會「不成熟」是因為細胞 停止分化,因此若能重新啟動分化機制,這些問題血球自然會循著正常細胞的道路,逐漸發展成熟進而 邁向死亡,不會再無限增生到處惹事生非(例如抑制其它正常血球的生成),癌症的威脅也就解除。

而根據阮教授等的研究發現,萃取自靈芝子實體的多醣能透過多重路徑,直接調控人類單核球白血病細 胞裡的蛋白分子,使其繼續朝分化成熟的方向邁進,為血癌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資料來源:《Clinical Nutrition》,2009 Dec 29.;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9 Dec;73(12):2589-94.;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09 Aug 20.﹞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48期健康靈芝雜誌)


主題:靈芝酒精萃取物的抗癌功效【抗腫瘤/南韓】(使腫瘤停止生長

靈芝酒精萃取物的抗癌功效來自:抑制血管增生,減少一氧化氮的生成 2008/12/30 23:55

靈芝抗腫瘤的作用又有新證據。南韓科學技術院(KINT)生物分析與生物轉換研究中心的細胞實驗發現 ,靈芝酒精萃取物GL(在室溫下以濃度70%的酒精對新鮮子實體進行萃取)對「雞胚絨毛尿囊膜」的血 管增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這表示,GL也可能抑制腫瘤內部的血管生成,進而阻斷腫瘤細胞的營養供給 ,使腫瘤停止生長,甚至使腫瘤縮小或消失。

此外,該實驗也發現,GL在巨噬細胞中,能有效抑制由脂多醣(LPS,也稱內毒素)誘導的一氧化氮產生 。脂多醣存在於某些細菌(如大腸桿菌)的細胞壁中,當它與免疫系統的前哨兵──巨噬細胞相遇時, 會誘導巨噬細胞產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自由基的一種,過量的一氧化氮會對細胞造成傷害,增加細 胞癌化的機會。而上述實驗說明了,靈芝酒精萃取物有預防癌症發生的功效。

該研究結果發表於《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民俗藥學報)2004年1月號。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3期《健康靈芝》雜誌)

〔資料來源〕
Song YS, Kim SH, Sa JH, Jin C, Lim CJ, Park EH.: Anti-angiogenic and inhibitory activity on inducible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of the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J Ethnopharmacol. 2004 Jan;90(1):17-20.


主題:靈芝可減輕抗癌藥物的副作用【抗腫瘤/紐西蘭】

以34位癌末患者為例

體外和動物實驗已證實了靈芝多醣(GLPS)抗腫瘤的活性與機制,然而當它進到人體後,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紐西蘭梅西(Massey)大學高益槐教授企圖在癌末患者身上作進一步的瞭解。

實驗中,給34癌症患者於飯前服用1800mg的多醣製劑GLPS,每天3次、持續12週,比較實驗前後免疫細胞的變 化與反應。

其中30位患者,血液中2號與6號介白素(IL-2、IL-6)及干擾素γ(IFN-γ)明顯增加,不過1號介白素(IL-1) 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卻明顯降低。

多數患者體內的自然殺手細胞明顯增加,而T細胞(包括輔助性T細胞註1、調節性T細胞註2和毒殺性T細胞) 也有略微增加,且「調節性T細胞」和「毒殺性T細胞」加起來的數量,與「輔助性T細胞」(Th cell)的比 例維持不變。

「輔助性T細胞」會分泌各種細胞激素,有些可發揮殺敵作用,有些則可刺激B細胞分泌抗體;而「毒殺性T 細胞」在抗體形成前釋放毒素,攻擊被鎖定的病原體;「調節性T細胞」則會在必要時發揮煞車的功能,阻止 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整個T細胞群的數量及其彼此間的比例,對人體在免疫功能的發揮上,非常重要。

實驗還觀察到,經靈芝多醣治療的患者,其免疫細胞對PHA的反應顯著增強。PHA是一種植物血球凝集素,常用 在癌症的治療上,用來激活淋巴細胞和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與靈芝併用,顯然能提高PHA的治療效果。

此外,實驗還發現,癌症患者經靈芝治療後能增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從26.6±8.3%增加至34.5±11.8%)。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今年八月的《免疫學雜誌》(Immunol. Invest.)上。後續的實驗將進一步對劑量的使用 和毒性進行評估。(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2期《健康靈芝》雜誌)

備註1:原雜誌刊登之文字為「助手T細胞」,為統一Th cell(Helper T cell)的中文翻譯,故將統一譯為 「輔助性T細胞」。

備註2:原雜誌刊登之文字為「抑制性T細胞」(suppressor T cells),此為舊的名稱,現因發現此類T細胞 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學界已更名為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

〔資料來源〕

Gao Y, Zhou S, Jiang W, Huang M, Dai X.: Effects of ganopoly (a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extract) on the immune functions in advanced-stage cancer patients. Immunol Invest. 2003 Aug;32(3):201-15.


靈芝酸T能抑制結腸癌與肺癌轉移 中國

癌細胞轉移到肺、肝、腦、骨等重要部位,是癌症治療無效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在防治癌症轉移 上有所克服,必然能降低癌症的威脅。

靈芝三萜類似乎可以承擔如此重責大任,2010年初上海交通大學發表的報告即指出,三萜類中的靈芝酸T (ganoderic acid T)有抑制癌症轉移的功效。

癌細胞要轉移,必須先脫離原來的腫瘤組織,附著到周邊正常的細胞組織上,才有機會殺出一條通往血管的 通路,進入血液循環尋找另一個溫柔鄉。

而根據研究顯示,靈芝酸T不只能抑制人類結腸癌細胞增生,還能增強癌細胞之間的凝聚力,使癌細胞不易 脫離;並降低癌細胞對周邊正常細胞組織的黏附力,減弱癌細胞的移動能力,使癌細胞不易向外發展。

對於具有高度轉移性的肺癌細胞株95-D cells,靈芝酸T也能有效抑制它的移動性,而且效果與上述種種作 用一樣,和靈芝酸T的劑量成正比。

進一步分析發現,靈芝酸T能直接影響癌細胞裡的蛋白分子(NF-kappaB和NF-κB抑制因子α),使癌細胞 無法大量生產轉移時所需的「破壞工具」,包括MMP-9、uPA和iNOS等酵素。

研究者也透過肺腺癌的動物模型,驗證細胞實驗所觀察到的現象,證實靈芝酸T的確能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 。研究者認為,此單一成分未來很有潛力發展成癌症治療藥。

﹝資料來源:《PharmacologicalReports》, 2010 Jan-Feb;62(1):150-63.﹞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48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對血液惡性腫瘤有顯著的抑制活性 美國 德國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與德國弗萊堡大學附設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Freiburg)最近共同發表 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靈芝對於血癌細胞、淋巴癌細胞和多發性骨髓癌細胞,有顯著的抑制活性。

研究人員將靈芝粗萃物與26種人類癌細胞株一起培養,結果發現,靈芝特別能夠對付其中6種血液相關的癌細 胞,包括人急性白血病細胞株HL-60、U937、K562,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株Blin-1、Nalm-6,以及多發 性骨髓瘤細胞株RPMI8226。

實驗發現,靈芝對HL-60細胞的抑制效果最好,它會使癌細胞的生長停滯在G2/M期,無法進一步生長。此外, 靈芝還能促使HL-60、Blin-1、U937、RPMI8226等癌細胞株凋亡,其凋亡促進率為21∼92%。這些結果不僅再 度證明靈芝的抗癌活性,也突顯出以靈芝輔助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疾病的價值。

此研究己發表於英國2006年1月的《Leukemia Research》(白血病研究期刊)。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32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多醣輔助化療 提升免疫、減輕副作用 中國

靈芝多醣能改善化療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再獲科學證實。北京地壇醫院以肝癌小鼠為實驗對象,觀察不同治療 方式,包括只餵食靈芝多醣、只做化療或兩者併用,對腫瘤、免疫和小鼠生長狀況的影響。

靈芝多醣給予的時機是在小鼠植入肝癌細胞後第2天開始,每天每公斤體重1.02g,連續12天;化療藥(環磷醯 胺)則是在第1天和第6天以每公斤體重100mg的劑量注射腹腔。

研究者分析周邊血液(小鼠存活期間)和腸道黏膜(第14天犧牲小鼠後)中幾個重要的免疫指標發現,肝癌小 鼠的免疫功能明顯低於正常小鼠。如果只使用化療,將導致腸道黏膜中原本就偏低的T細胞和 IgA抗體(腸黏 膜最主要的抗體類型)數量更少;唯與靈芝多醣併用(或單用靈芝多醣),才能使IgA抗體和T細胞回升。

單用靈芝或化療,都可增加肝癌小鼠血清和腸道黏膜中TNF-α(腫瘤壞死因子)和IL-2(介白質-2)的分泌量 ──這些可都是免疫系統抗癌的要角,但如果能兩者併用,則有加乘的效果。

以靈芝輔助化療的肝癌小鼠,毛色光亮、行動靈敏,明顯強於只用化療者。然而從抑制腫瘤生長的角度來看, 在同樣時間條件下,單用靈芝多醣的抑瘤率(三成八),明顯比不過單用化療或靈芝與化療併用(接近八成) 。同時考慮抗癌效率和副作用,靈芝多醣與化療併用也許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這篇研究是少數從腸道免疫的角度,說明靈芝多醣在抗腫瘤過程中對免疫的影響。研究者認為,靈芝多醣很可 能是通過影響腸道黏膜免疫功能激發全身免疫系統,進而發揮抗腫瘤的作用。 ﹝資料來源:《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9Apr;29(4):335-9.﹞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48期《健康靈芝》雜誌)


三萜類可緩解化療藥的腎毒性 印度

一項來自印度的研究指出,靈芝三萜類能緩解化療藥造成的腎毒性。研究人員將取自靈芝子實體的三萜類 總化合物,以每天每公斤體重 100mg的劑量餵食小鼠,結果發現,原本因注射化療藥(順鉑)而急劇升高 的腎功能指數〔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肌酸酐(Cr)〕和肝功能指數GPT,均明顯緩和。

此外,有靈芝保護的小鼠,其腎組織因順鉑刺激而產生的自由基大幅減少;腎組織中原本會因化療而大量 損耗的抗氧化酵素,包括超氧歧化酶 SOD、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過氧化酶,也能維持在既有 的水準。

上述實驗結果說明了,靈芝總三萜類能對腎臟,乃至肝臟,提供很好的保護作用,減輕順鉑帶來的毒性傷 害。研究者因此認為,以靈芝輔助化療是非常值得考慮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Experimentaland Toxicologic Pathology》, 2009 Dec 2.﹞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48期《健康靈芝》雜誌)


探討靈芝多醣肽抑制腫瘤血管新生的機制 中國

一小撮腫瘤細胞最後能不能長成大瘤,那得看它有沒有辦法在內部長出微血管,並和附近的血管搭上線, 一邊享用血液中源源不絕的氧氣和養分,一邊排出代謝的廢物。

果真如此,腫瘤細胞即有機會利用血管作為遷移路徑,擴散到其他的器官組織。

根據統計,死於癌症的病人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是因為原位癌(致命的腫瘤長在原來發生的部位); 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癌細胞轉移而致命。因此,如果能抑制腫瘤血管新生,使腫瘤細胞因無法發展出密密 麻麻的微血管網路,這既可餓死腫瘤細胞,又可預防腫瘤轉移,使之只能在原地踏步。

北京大學林志彬教授等已證實,靈芝多醣肽(Gl-PP)能抑制老鼠體內的腫瘤與腫瘤血管新生,然而Gl-PP 是如何阻止腫瘤生成微血管?

微血管是由內皮細胞所組成,腫瘤細胞會分泌生長因數,吸引附近組織的血管內皮細胞過來,誘導它們增 殖,進而在腫瘤內部長出微血管。

而根據林志彬等最近發表在《Life Sciences》(生命科學期刊)上的報告,Gl-PP不僅能直接抑制內皮細 胞的增生,還能降低人類肺癌細胞分泌內皮細胞生長因數 (VEGF)的量。

實驗取人類臍靜脈裡的內皮細胞為材料,當Gl-PP濃度愈高,對於內皮細胞增生的抑制效果愈好。

分析原因,並非Gl-PP有細胞毒性,而是Gl-PP一方面降低了內皮細胞裡Bcl-2蛋白(抑制細胞凋亡的分子) 的表達,另方面則提高內皮細胞Bax蛋白(促進細胞凋亡的分子)的表達,最後促使內皮細胞啟動凋亡機制 而無法增生。

實驗也發現,把人類肺癌細胞(PG)與高濃度的Gl-PP在無氧狀態下一起培養18小時,能使人類肺癌細胞的 內皮細胞生長因數顯著減少。

顯然Gl-PP抑制腫瘤生長的本領還真不小,人們對於靈芝的抑癌成分(多醣肽)及其作用機制,又有了進一 步的認識。

〔資料來源〕

Cao QZ, Lin ZB.: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peptide inhibits the growth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nd the induction of VEGF in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fe Sci. 2005 Oct 31. (請將下標線部分貼入PubMed Serch)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31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多醣肽抗腫瘤的機轉,可能與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有關 中國

多醣肽是多醣體與蛋白質的複合物,過去已有研究指出,靈芝多醣肽能抑制小鼠身上的腫瘤生長,並大幅 延長小鼠的生存期;另外,對於長期吸毒(嗎啡)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靈芝多醣肽則有恢復的作用。

北京大學林志彬教授最近的研究,除了再次證實靈芝多醣肽對小鼠身上的腫瘤確有抑制作用(50、100和 200mg/kg的劑量各有35.2%、45.2%和61.9%的抑制率),另外還從雞胚尿囊膜實驗發現,靈芝多醣肽(GLPP) 能抑制雞胚尿囊膜的血管增生,並進一步發現,GLPP在濃度為1、10、100mg/L時,可抑制人臍靜脈血管內皮 細胞增殖,抑制率分別是9.4%、15.6%和40.4%,故抑制腫瘤血管增生很可能是靈芝多醣肽具抗腫瘤功效的原 因之一。此結果已發表在2004年6月的《中國藥理學報》上。

〔資料來源〕 Cao QZ, Lin ZB.: Antitumor and anti-angiogenic activity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peptide. Acta Pharmacol Sin. 2004 Jun;25(6):833-8.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5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三萜類能抑制肝臟腫瘤細胞生長 台灣

靈芝抗腫瘤的有效成分不只在多醣體,還有三萜類。其作用機制並不相同,前者須透過免疫系統才能實現, 後者則可對腫瘤直接發揮作用。

台灣大學醫事技術研究所教授林淑萍的體外實驗發現,靈芝三萜類萃取物能抑制肝臟腫瘤細胞生長,此作用 已知是透過降低腫瘤細胞中PKC的活性,以及活化JNK和p38 MAPK而達成。

PKC、JNK和p38 MAPK都是以蛋白質為主體的酵素,在細胞裡各自負責傳遞不同的生長訊息,PKC 和細胞接受 外來的訊息將之傳到細胞內有關,JNK 和p38 MAPK則是訊息傳遞的中繼者,它們都是調控細胞生長、增殖和 分化的重要因子,其中任何一項酵素的失調,都可能造成細胞的異常生長。

在林淑萍教授的實驗裡,靈芝三萜類化合物能透過調節腫瘤細胞的PKC、JNK和p38 MAPK活性,發揮抑制腫瘤 細胞生長的作用,可是對正常肝細胞則沒有影響。

此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Life Science》2003年4月號。詳細的研究內容亦將由林教授主筆,刊 載於本刊2003年10月號22期健康靈芝雜誌。

〔資料來源〕Lin SB, Li CH, Lee SS, Kan LS.: Triterpene-enriched extract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inhibit growth of hepatoma cells via suppressing protein kinase C, activating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nd G2-phase cell cycle arrest. Life Sci. 2003 Apr 11;72(21):2381-90.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1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抑制乳癌與攝護腺癌轉移再獲證實 美國

位於美國印地安納州的綜合醫院Clarian Health Partners,是美國極具聲譽的媒體U.S.News(美國新聞與 世界報導)評鑑排名全美第九的最佳癌症研究醫療機構。

最近,該機構的癌症實驗研究室捎來了「靈芝能有效抑制乳癌與攝護腺癌轉移」的好消息。

研究人員從不同來源取得各種靈芝樣本,在體外個別測試其對乳癌細胞與攝護腺癌細胞發揮抑制作用。此外 ,由於癌細胞是否轉移與 NF-kappaB蛋白分子的活性有密切相關—— NK-kappaB活性愈強,癌細胞就癒具侵 略性,因此實驗還另外觀察靈芝能否抑制 NF-kappaB的活性。

結果發現,部分靈芝樣本抑制這兩種癌細胞轉移的效果,與其對 NF-kappaB活性的抑制效果相當,但也有一 些靈芝樣本,對乳癌細胞或攝護腺癌細胞沒有抑制活性,或抑制作用較弱。有趣的是,上述活性的表現與靈 芝的純度、成分(孢子或乾燥粉末)無關。此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003年)八月發表在專門報導另類療法與 補充療法的《Jouranl of Alernative & Complement Medicine》國際醫學期刊上。

〔資料來源〕Sliva D, Sedlak M, Slivova V, Valachovicova T, Lloyd FP Jr, Ho NW.: Biologic activity of spores and dried powder from Ganoderma lucidum for the inhibition of highly invasive huma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cells.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3 Aug; 9(4):491-7. (請將下標線部分貼入PubMed Serch)


發現抑制子宮頸癌和乳癌的新成分 中國

子宮頸癌與乳癌是威脅婦女的兩大癌症,靈芝對它們的功效過去已有不少科學證實,而最近的一些新發現, 更說明靈芝在抗癌方面的無窮潛力。

中國華東理工大學的研究證實,純化自靈芝(G. lucidum)菌絲的靈芝酸Mf(GA-Mf)與靈芝酸S(GA- S), 對於人類子宮頸癌細胞有抑制增生與誘導凋亡的作用。

該研究指出,這兩種成分對於多種不同類型的人類子宮頸癌細胞株,皆可干擾癌細胞增生的過程,進而減緩 癌細胞增生的速度,尤其是靈芝酸Mf,對於正常與癌化細胞有較好的辨識能力。

此外,這兩種成分還能誘導子宮頸癌細胞凋亡,其中又以靈芝酸Mf效果較好。分析其作用機制,發現這兩種 成分都是都是透過「粒線體」來達成目的,也就是促使粒線體膜電位下降,讓原本位處粒線體內的蛋白分子 --細胞色素C(cytochrome c)被釋入細胞質裡,進而活化了caspase-3和caspase-9 等參與細胞凋亡的重 要蛋白。

於此同時,這兩種靈芝酸還能提高子宮頸癌細胞內「促凋亡基因Bax」的表達,並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 的表達,使細胞內靠著眾多蛋白分子一棒接一棒往下傳的凋亡訊息,能夠傳遞得更順暢。

另外,遼寧師範大學的學者則在富含硒的靈芝(G. lucidum)裡發現一種新的多醣成分(SeGLP-2B-1),其 在體外實驗對多種癌細胞株都有抑制增生的作用。

研究人員嘗試以人類乳癌細胞瞭解此多醣成分的抗癌機制,發現該多醣能透過粒線體居中牽線而促使乳癌細 胞凋亡,且效果與作用時間、劑量成正比。此結果與上述兩種靈芝酸對子宮頸癌細胞的作用機制,存在巧妙 的雷同。

〔資料來源〕 1. Liu RM, et al. : Ganoderic acid Mf and S induce mitochondria mediated apoptosis in human cervical carcinoma HeLa cells. Phytomedicine. 2010 Oct 28.

2. Shang D, et al. : A 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Se-enriched Ganoderma lucidum induces apoptosis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Oncol Rep. 2011 Jan;25(1):267-72.


靈芝孢子酒精萃取物能抑制乳癌細胞增生 美國

今年(2004年)九月腫瘤醫學期刊《Oncology Reporter》有一篇來自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人類營養中心(Center for Human Nutrition)David Herber教授的研究。

該研究指出,靈芝孢子酒精萃取物能抑制人類臍靜脈內皮細胞和乳癌細胞(MDA-MB231)的增生。再將此一酒 精粗萃取物的成分加以分析,發現可溶於乙酸乙酯的部分在2∼40μg/ml劑量下對上述兩細胞的增生都能發揮 抑制作用。

新生血管的內壁主要是由內皮細胞所組成,若內皮細胞無法增生,新血管也就無法形成。上述實驗說明了, 靈芝能抑制乳癌細胞異常增生,此作用有一部分與內皮細胞增生受到抑制有關,而主要的作用成分是三萜類。

近年來,許多靈芝抗癌活性的研究都是從「抑制血管增生」的角度切入,來解釋靈芝的抗癌機制;許多研究也 試圖探討其主要的作用成分,希望找到具有開發價值的血管新生抑制劑(Angiogenesis Inhibitors)。

血管新生抑制劑確實是近年癌症治療研究的重點項目。一篇刊登於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台北榮總內 科部腫瘤科)網頁的文章如此寫道:「如果我們有辦法防止血管形成,進而阻斷癌細胞所須的營養及氧氣,則 此癌細胞將無法長大,也無法轉移到他處。」……和化學療法比起來,「抑制血管新生療法不會造成骨髓抑制 、腸胃症狀、掉頭髮等現象,也不會產生抗藥性。未來抑制血管新生療法若能和現有的療法合併使用,將能得 到更好的效果。」

顯然,靈芝除了是很好的癌症輔助治療保健品,未來在直接治療癌症上也大有可為。

〔資料來源〕Lu QY, Sartippour MR, Brooks MN, Zhang Q, Hardy M, Go VL, Li FP, Heber D.: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extract inhibits endothelial and breast cancer cells in vitro. Oncol Rep. 2004 Sep; 12(3):659-62. (請將下標線部分貼入PubMed Serch)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6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乙醇萃取物可促使胃癌細胞凋亡 南韓

在靈芝抗腫瘤的研究中,較少以胃癌為探討對象,有可能是因為相對於其它癌症來說,胃癌的威脅性顯得相 對輕微。不過目前的情況似乎有些改變,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最新的統計資料,胃癌已悄悄超越乳癌,成為國 人第四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肝癌和大腸直腸癌。

對多種癌症都有效的靈芝,對胃癌也有直接的效果嗎?

答案是肯定的。根據南韓東義大學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以靈芝(Ganoderma. lucidum)乙醇萃取物直 接與人類胃癌細胞作用,可大幅降低癌細胞的存活率,而且效果與劑量和作用時間成正比。

實驗顯示,這些瀕死或已經死亡的胃癌細胞都呈現出「細胞凋亡」特有的形態特徵,包括細胞核內的染色質 (染色體的前身)皺縮,以及細胞解體成許多「有膜包覆、沒有內容物外溢」的片段。正因為沒有細胞的內 容物外溢,所以不會引起周邊組織細胞發炎,是癌細胞最理想的死亡方式。

其實每個細胞只要時間到了就會自動凋亡,而癌細胞就是因為它的凋亡機制失靈,所以才能生生不息。不過 靈芝的出現似乎讓情況有所轉變。該研究指出,靈芝乙醇萃取物能同時透過「內」、「外」兩個途徑打開胃 癌細胞的凋亡開關:

其一是刺激細胞表面上的「死亡受體」(如DR5),進而活化細胞內與凋亡相關的蛋白分子(caspase 8與 Bid蛋白);其二是促使粒線體(位處細胞質、負責細胞能量來源)釋出促凋亡因子。

於此同時,靈芝乙醇萃取物還能排除「阻止胃癌細胞凋亡」的障礙,包括抑制與「抗凋亡」相關的分子活性 (如IAP蛋白、多ADP核糖多聚酶、Akt激酶等),使死亡迅息在癌細胞內的傳遞通暢無阻,最後終於啟動細 胞凋亡的關鍵鑰匙Caspase-3,一場無可逆轉的凋亡戲碼就此上演。

〔資料來源〕Jang KJ, et al. :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ethanol extra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s. J Acupunct Meridian Stud. 2010 Mar;3(1):24-31.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633512


靈芝可促使淋巴癌細胞凋亡 西班牙

淋巴癌瘤雖然不像肺癌、肝癌等排名前幾的癌症那樣影響廣泛,卻早已進入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九順位 ,影響2%的癌症病人。

淋巴癌泛指淋巴系統的細胞發生癌變,發生在台灣患者身上的大多是淋巴細胞的病變(即所謂的「非何杰金 氏淋巴癌」),也就是原本應負起免疫防禦責任的T細胞和B細胞,竟變成不斷增生且不會老死的癌細胞, 造成淋巴結和淋巴腺腫大,進而壓迫到臨近的組織和器官,造成組織和器官的功能受損。

先前曾研究證實「稀釋15%或40%靈芝子實體甲醇萃取物,能使大部分的血癌細胞DNA斷裂和凋亡」的西班牙 Alcala大學,最近又發表一篇論文指出,某些靈芝子實體水萃取物對淋巴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研究者將靈芝的未沸騰熱水萃取物,以及利用管柱層析分離甲醇粗萃物取得的半純化組分,各別與淋巴癌細 胞一起培養,結果發現,兩組成分都會誘使淋巴癌細胞的 DNA斷裂,並活化癌細胞裡可開啟「凋亡」機制的 基因(如p53、Mdm2、caspase3等),進而降低淋巴癌細胞的存活率。

取自靈芝子實體的未沸騰熱水萃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為靈芝多醣;而經半純化的甲醇萃取物則富含三萜類。 這兩組成分對淋巴癌細胞的影響同中有異,顯示靈芝裡不同成分的抗癌作用是相輔相乘的。

此外,該研究還提到,這兩組成分各別與淋巴細胞共同培養19個小時候之後,可使癌細胞裡與促凋亡有關的 基因表現逐步增強,但過了 3小時之後效果便逐漸減弱。此結果即指出,「隨時維持體內靈芝濃度,才能使 癌細胞無可喘息」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Calvino E, et al.: Cytotoxic ac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on interleukin-3 dependent lymphoma DA-1 cells: involvement of apoptosis proteins. Phytother Res. 2010 Jun 21.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568239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49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三萜類能促使大腸癌細胞自我吞噬 美國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指出,靈芝三萜類對大腸癌細胞有抑制效果,而美國D.Sliva 教授主持的癌症實驗室 (Methodist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發表的研究成果也再度證實,被植入人類大腸癌細胞的裸鼠 (免疫缺陷的小鼠),在給予靈芝(Ganoderma lucidum)三萜類粗萃物的之後,癌細胞增殖和腫瘤大小 均明顯受到抑制。

分析其抗癌機制,除了能使癌細胞的細胞週期停滯在G0/G1期,讓癌細胞無法再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地不 斷增殖之外,還能誘發癌細胞「自我吞噬(Autophagy)」的機制而逐步邁向死亡。

「自我吞噬」的機制存在於所有細胞,此為細胞在缺乏營養或生長因子時,用來產生能量使自己存活的手 段,不過一旦尺度沒有拿捏好,原本為了求生的自我吞噬不小心就會演變成「慢性自殺」。

而根據研究者觀察,在靈芝三萜類粗萃物的介入之下,不論是培養在體外或植入裸鼠體內的癌細胞,其負責 啟動自我吞噬的基因Beclin-1和LC-3,表現強度是未受靈芝三萜類影響時來得高(提高1.3∼7.3倍),而此 作用主要與抑制癌細胞裡p38 MAPK訊息傳遞路徑的活化有關(可發揮近60%的抑制作用)。

有別於過去學界從「細胞凋亡」來探討靈芝三萜類的抗癌效果,D.Sliva教授等則從「自我吞噬」的角度, 為靈芝如何抑制大腸腫瘤提出了新的證據,並肯定靈芝三萜類粗萃物產品用於大腸癌治療的可行性。

〔資料來源〕Thyagarajan A, et al.: Triterpen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induce autophagy in colon cancer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kinase (p38 MAPK). Nutr Cancer. 2010 Jul;62(5):630-40. ( http://goo.gl/8Tdss)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49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抑結腸癌的機轉 緩解發炎,並啟動癌細胞的自殺程式 美國

靈芝保護結腸細胞、抑制結腸癌的功效,已在老鼠身上獲得證實,最近美國德克薩斯技術大學健康科學中心 (Texas Tech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則是在細胞實驗下觀察「人類結腸癌細胞遇到靈芝」 的情景,結果發現靈芝萃取物確實能透過多重管道有效封殺癌細胞。

此項研究成果已於2004年11月發表在英國學術期刊《Phytotherapy Research》(草本醫學匯編)。

極高劑量才會毒殺癌細胞

研究人員以人類結腸癌細胞(HT-29)為材料,實驗發現,靈芝萃取物的劑量超過10,000μg/ml以上,即會 破壞癌細胞的內部結構(染色體),直接殺死癌細胞;如果低於這個劑量,靈芝則沒有毒殺癌細胞的作用。

抑制癌細胞生長

其次,靈芝能降低前列腺素E2的數量,增加一氧化氮(NO)的濃度。E2會促使結腸癌的形成與生長,而一氧 化氮卻能破壞癌細胞,抑制癌細胞生長。因此,少一點前列腺素E2,多些一氧化氮,有助於癌細胞的抑制, 而靈芝正能發揮此作用,且效果與劑量濃度成正比。

活化caspase-3,啟動癌細胞凋亡機轉

研究還發現,靈芝能提高caspase-3(硫胱天門冬氨酸蛋白酵素)的活性。caspase-3酵素存在於癌細胞內, 一旦被活化之後,就會啟動細胞凋亡的機制,把癌細胞推向自我了斷的不歸路。

「凋亡」意謂著維持細胞的骨架崩解、染色體斷裂,原本涇渭分明的細胞質、細胞核糊成一團,然後逐漸萎 縮、乾扁,最後終於被附近的吞噬細胞吞食。

「凋亡」可是醫界公認的癌細胞最佳死亡模式,因為整個變化只局限在癌細胞本身,不會引起周邊的正常組 織發炎。

緩和發炎現象,抑制癌細胞轉移或復發

以基因晶片檢測經靈芝作用過後的癌細胞,發現靈芝用量達5000μg/ml時能抑制cyclooxygenase-2 mRNA的 表達。cyclooxygenase-2 mRNA是目前醫院用來篩檢患者有無結腸癌的指標,它是結腸癌細胞特有的基因訊 息;這個訊息愈強,表示結腸癌細胞發炎的情況愈嚴重,癌細胞愈具侵略性,愈有轉移或復發的跡象。

靈芝能使cyclooxygenase-2 mRNA的訊號變弱,顯示其能緩和癌細胞的發炎現象,降低癌細胞轉移或復發的 可能性。

再以蛋白質晶片檢測結腸癌細胞所生成的物質,結果發現,經500和5000μg/ml劑量靈芝作用後的結腸癌細 胞,不僅介白素8、巨噬細胞炎症蛋白-1α等參與發炎反應的因子數量變少,一些有助於腫瘤血管增生的物 質(包括血管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長因子)也減少了。

確認靈芝抗癌機轉

整體來說,靈芝之所以能抑制結腸癌細胞的生長、擴散和轉移,與其能促使癌細胞走向凋亡、緩解癌細胞的 發炎症狀,密切相關。

〔資料來源〕Hong KJ, Dunn DM, Shen CL, Pence BC.: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on apopto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function in HT-29 human colonic carcinoma cells. Phytother Res. 2004 Sep;18(9) :768-70.(請將下標線部分貼入PubMed Serch)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7期《健康靈芝》雜誌)


主題:以色列科學家:靈芝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的功效

2007年12月18日 11:34:5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耶路撒冷12月17日電 據此間媒體日前報道,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靈芝的分子 可以幫助抑制前列腺癌的發展。

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本·蔡恩·扎伊德曼說:“我們已經了解到,這種菌類可以通過影響免疫係統,遏制癌 症的發展。我們在試管中所做的實驗表明,它可以直接攻擊癌細胞。”

他在談到迄今只在皮氏培養皿中進行的研究時說:“這些結果增加了研發出治療前列腺癌藥物的希望。這項 研究仍有待在動物身上試驗。”

靈芝喜生長于散射光的闊葉林中,尤以稀疏的林地上的闊葉樹樁、腐朽木生長較多。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見癌症之一。每年全球范圍內被診斷患有前列腺癌的人超過54.3萬人。


靈芝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的原因〔美國〕

抑制Erk1/2和Akt kinases兩酵素的活化,成功阻撓血管新生

攝護腺癌是許多中老年人的夢魘,在2003年台灣男性癌症死亡原因排行榜上它可是位居第七。

美國Methodist Research Institute癌症實驗室近幾年的研究證實,靈芝對於一種極具侵略性的攝護腺癌 細胞株PC-3,有促進凋亡、抑制增殖和轉移的效果。

到底靈芝是透過什麼樣的途徑抑制了攝護腺癌?

腫瘤血管增生是癌症惡化的開始,而該實驗室最近的研究證實,在血管增生初期靈芝就有抑制作用了。

此結果與癌細胞裡的AP-1基因受到抑制有關。

AP-1基因在癌細胞扮演的角色之一,便是傳達細胞增生的信息,當它的活性不能有效發揮時,癌細胞內兩個 主要參與血管內皮細胞生長的蛋白分子 VEGF和TGF-β1就無法大量合成,癌細胞血管新生的偉大計劃便無法 徹底執行。

不過靈芝並非直接對癌細胞的AP-1基因產生作用,而是另有途徑。

按照一般正常程序,AP-1基因的活化,必須仰賴Erk1/2和Akt kinases的啟動,而這兩種酵素則得先磷酸化 才能發揮活化AP-1基因的作用。靈芝便是在Erk1/2和Akt kinases準備磷酸化前動了手腳,讓AP-1因得不到 信號只能一直靜靜地等待下去。

〔資料來源〕Stanley G, Harvey K, Silvova V, Jiang J, Sliva D.: Ganoderma lucidum suppresses angiogenesi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secretion of VEGF and TGF-beta1 from prostate cancer cel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5 Apr 29;330(1):46-52 (請將下標線部分貼入PubMed Serch)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8期《健康靈芝》雜誌)


人類攝護腺癌細胞,靈芝能抑制擴散並促使凋亡 美國

去年(2004年)八月,美國印地安納州的Methodist Research Institute癌症實驗室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上 的報告指出,靈芝能透過抑制NF-kappa B蛋白分子活性的方式,阻止乳癌細胞和攝護腺癌細胞轉移。而今, 該實驗室又再進一步證實,靈芝能有效抑制攝護腺癌細胞註1PC-3擴散,並促其凋亡。

研究還發現,靈芝之所以對人類攝護腺癌細胞有抑制擴散效果,與靈芝能同時降低周期酵素B(cyclin B) 和Cdc2基因的活性,以及提高p21抗癌基因活性有關。上述蛋白分子均與癌細胞生長、增殖有關,而靈芝對 於這些分子的作用會阻斷癌細胞的複製工程,使癌細胞無法蔓延。

靈芝抗癌的基因作用還不只這些。Bcl-2和Bcl-xl兩個是「抑制癌細胞凋亡」的基因,Bax則是能加速癌細胞 凋亡的基因,而靈芝對前二者有抑制作用,對後者有促進作用,進而使得癌細胞走向自我終結一途。

其實,所有正常的細胞都有一定的壽命,最終都會走向老化、死亡,由另一個新細胞取而代之,但這機制在 癌細胞卻失去作用,令癌細胞像不死的怪物般肆無忌憚地繁殖、擴散。

上述實驗結果已刊登於今年五月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國際腫瘤醫學期刊)。我們 也藉此瞭解到,靈芝抗癌的路徑是多方面的,它在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應用上也是深具潛力的。

註1:原雜誌刊登文字為「前列腺癌」,為統一專有名詞,將其改為「攝護腺癌」

〔資料來源〕Jiang J, Slivova V, Valachovicova T, Harvey K, Sliva D. : Ganoderma lucidum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 PC-3.Int J Oncol. 2004 May;24(5):1093-9. (請將下標線部分貼入PubMed Serch)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5期《健康靈芝》雜誌)


靈芝酒精萃取物能抑制膀胱癌細胞生長與轉移 美國

美國加州大學的人類營養中心(Center for Human Nutrition)才於2004年9月發表過一篇關於「靈芝孢子 酒精萃取物能抑制乳癌細胞增生」的研究,該實驗室又發表了另一篇靈芝研究成果在同年12月愛爾蘭的 《Cancer Letters》(腫瘤學研究)上。這一回與靈芝角力的對象是膀胱癌。

研究者以乙醇與熱水各別對靈芝子實體與孢子進行萃取,結果發現,靈芝乙醇萃取物抑制癌細胞增殖的效果 ,比靈芝水萃取物更出色。

靈芝能抑制癌細胞細胞分裂

不斷複製細胞增加數量,是癌細胞擴展惡勢力的必然手段,不過實驗卻發現,經過靈芝乙醇萃取物作用的癌 細胞,在完成DNA複製,準備好兩套完整的染色體組之後,最後卻無法進行絲分裂、一分為二。

此外,研究還發現,40∼80μg/ml濃度的靈芝乙醇萃取物,沒有毒性,卻能影響癌細胞裡的肌動蛋白(actin) ,進而降低癌細胞的移動(轉移)能力。

〔資料來源〕Lu QY, Jin YS, Zhang Q, Zhang Z, Heber D, Go VL, Li FP, Rao JY.: Ganoderma lucidum extracts inhibit growth and induce actin polymerization in bladder cancer cells in vitro. Cancer Lett. 2004 Dec 8;216(1):9-20. (請將下標線部分貼入PubMed Serch)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27期《健康靈芝》雜誌)


三萜類的抗癌效果 各成分加總 > 只有靈芝酸 塞爾維亞(惡性黑色素瘤、腦瘤

位於南歐塞爾維亞首都的Belgrade大學也捎來了靈芝抗癌的研究報告。研究者先以甲醇萃取靈芝得到「三 萜類總萃取物」,再進一步從中純化出「靈芝酸」,比較兩者的抗癌效果。

結果發現,不論是在小鼠身上或細胞實驗的培養皿裡,三萜類總萃取物對惡性黑色素瘤的抑制效果,都強 過三萜類的一部分──靈芝酸;

前者甚至對纖維肉瘤和星狀細胞瘤(惡性度很高,主要長在腦部),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研究進一步分析,三萜類總萃取物的抗癌活性包括:抑制癌細胞增生;透過調升p53和調降Bcl-2的基因表 達,促使癌細胞凋亡;以及利用活性氧自由基殺死癌細胞。

資料來源:《Nutrition andCancer》, 2009;61(5):696-707.) (以上文章原刊登於48期《健康靈芝》雜誌)


主題:談癌症免疫療法(Cancer Immunotherapy)

文/簡健三藥師撰稿

一、前言

癌症免疫療法是手術療法、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三大傳統治癌手段之後的新醫療法,其理論基礎在於 免疫功能的強弱與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癌症免疫療法的作用簡單的說就是,自體免疫細胞活性經過強化以後,再由自體免疫機能發現應該排除 的癌症細胞進而加以排除,以保持身體的功能正常。

在已實施放射線或化學療法的情況,免疫療法著重於刺激免疫系統破壞手術後殘留的癌細胞,也能提高 這兩種療法的療效,並減少它們的毒性作用,因此目前癌病患者幾乎都有利用免疫療法尋求更好的生活 品質及更多的生存機會。

二、免疫療法之抗癌原理
保護身體最重要的免疫活動,是由白血球進行的。白血球可說是與侵略者作戰的戰士。 白血球分為:淋巴球、巨噬細胞、顆粒球等三種。

(1) 淋巴球:淋巴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負責,區別敵我,發動免疫細胞群攻擊異常細胞。

(2) 巨噬細胞:一旦發現細菌或異常細胞時,便將其吞噬。

(3) 顆粒球:顆粒球又稱為「食細胞」,其有排除細菌及異常細胞的作用。

淋巴球、巨噬細胞和顆粒球的攜手合作,才能處理掉病原體和不需要的老舊細胞。問題是,受到腫瘤細 胞或病毒感染的細胞,並非異物,而是自己的細胞,只是與正常的細胞完全不同,在辨識上困擾免疫系 統,免疫細胞的活性是關鍵。

三、免疫系統有以下三項功能

(1) 防禦微生物的感染:病毒侵入細胞,加以去除,阻止更大的感染。

(2) 拒絕其他個體細胞:血液或臟器移植到他人體內時,製造出抗體,拒絕移植的細胞

(3) 去除變異細胞及老舊廢物組織: 發現作怪的細胞或不需要的舊細胞,便會將其吞噬、清除掉。

在正確的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射治療外,要提高身體之免疫力可以由改善飲食生活,及補充能夠使 淋巴球-B細胞、T細胞、NK細胞活化的機能性食品,協助提昇身體之免疫力。

人體內通常一天會產生數千個癌細胞,免疫系統藉著血液循環廿四小時監視,一旦發現癌細胞就加以清 除,但癌細胞是非常頑強的細胞,並非只是一直承受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在人體免疫機能變弱的時候 癌細胞就會進行反擊;人體免疫機能變弱的時候也就是各種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NK細胞活性變 弱,如果人體免疫機能這時未能及時補強發動免疫細胞反擊,罹癌是不可避免。

所以免疫療法之抗癌原理,就是強化免疫系統,全方位肅清體內病原體、老舊細胞、癌細胞、病毒感染 的細胞,而且免疫療法無論在平時保養、病時治療、病後調養皆可施行,小至咳嗽、感冒,大到愛滋病 、癌症,都有很好的療效,因為人體形成之後就須要有免疫機能處理各式各樣的症狀。

四、概述目前免疫療法及物質-

(1) 口服食品

市面許多種強化免疫機能食品皆是功能性多醣體,這些葡萄糖聚合物會透過小腸的巨噬細胞被吸收入人 體, 在人體多數細胞膜上的受體(CR)產生強大的催化效應, 讓細胞核內某些作用得到增強而活化細胞。

市面可購得含有特殊多醣體成分之產品眾多,像是-

A.米蕈含米糠萃取物Arabinoxylane,孢子性乳酸菌,啤酒酵母之活性多醣複合物質, 活化人體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自然殺手細胞。

B.多醣體是菇草多醣體,來源主要是由靈芝、巴西蘑菇、冬蟲夏草、列摺蕈中的多醣體。

C.靈芝所含的特殊多醣體成分,可以藉由增加抗體,捍衛人體的健康、強化免疫系統。

D.巴西蘑菇(姬松茸)含有特殊的β-葡聚糖可以強化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

(2) 自體免疫細胞體外 活化 回植

A.日本的曾振武醫學博士發明了特殊的培養方法、把癌症病患本身的自然殺手細胞在體外培養,達到了 一定的數量後,再打回病患的體內。

具體的說,就是首先抽取30西西的病人末梢靜脈血,從中分離出極少量的自然殺手細胞,再用蛋白質 (interleukin-2) 去刺激它,使經過兩個星期的刺激培養,使這些極少量的自然殺手細胞數量增加 到10至50億個後,再從靜脈用點滴的方式打回病患的 體內,此法有其暫時性的效果但成本非常昂貴。

B.德國克雷爾博士所發明的 OBC抗癌免疫療法,是運用從癌症病人靜脈所抽取的50c.c.血液,將其中的 癌細胞分離培養,去除 CD44v外套之後與原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充份接觸,刺激免疫細胞產生及分泌具 有殺滅癌細胞的細胞介素 (cytokine), 經過高科技的特殊處理後分批注回原病人體內,以發揮免疫 反應的治癌功效,只是目前仍在實驗階段,成本也很高,實用性待進一步確認。

醫療基因工程及生物分子科技的進步,自體免疫細胞體外活化回植,已經由理論而進入臨床的實驗,並 獲得初步的效果,但因成本關係,使用並不普遍,案例累積不多。

相較於強化免疫機能食品,自體免疫細胞體外活化回植目前仍是昂貴且費事的醫療方式,然其治療機轉 後段與食用強化免疫機能並無不同。(PS:食用與細胞活化回植,對於強化免疫機能是相同的。

全國癌症病友服務中心 主題:靈芝臨床研究報告(開新視窗) http://www.px2.com.tw/info/R_Reishi_p2.htm


主題:免疫細胞的保全系統
http://www.newmyhealth.url.tw/health2/blog/7102-6.htm

主題:菇蕈多醣體
http://www.newmyhealth.url.tw/health2/blog/7198-3.htm

主題:巴西蘑菇如何抗癌
http://www.newmyhealth.url.tw/health2/blog/7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