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擊退白血病、胰臟癌 牛樟芝3天有效抑制癌細胞!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台灣紅寶石」牛樟芝現今被證實能夠抗癌!馬偕醫院團隊從牛樟芝中萃取化合物,發現
可以有效打擊胰臟癌及白血病,且 3天即可有效抑制癌細胞,而這種特殊成分只存在台灣
本土的牛樟芝中,目前已申請專利,預計2年後開始研發藥品,為癌症病患帶來一線曙光。
一塊手掌大小的牛樟芝,市價高達一萬塊,過去被坊間視為抗癌聖品,但始終未經證實。
因此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博士張東柱、前國立中醫所
研究員周正仁費時 6年的研究,將台灣特有的牛樟芝,經過實驗室萃取分離出化合物,命
名為「馬偕一號」。
陳裕仁表示,實驗發現,使用低濃度的馬偕一號,作用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上,第一
天抑制率就達 45%,第三天更躍升至 97%;對術後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 7%,號稱最頑強的
胰臟癌抑制率,則是從第一天的18%提高至第三天的65%,且皆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任何傷
亡。
另外,實驗團隊中張東柱博士,是全球首位發表牛樟芝科學報告的學者,早在1995年他就
將牛樟芝命名為 Antrodia Cinnamomea,並歸屬於多菌科薄孔菌屬。張博士說,坊間對於
牛樟芝一直存在神化的效果,但它的活性成份須經萃取才能得到活性化合物,「並不如外
界所想像的直接烹煮食用就有治療效果」。
無論如何,現在馬偕團隊已為醫界跨出一大步,團隊也將進一步採用動物實驗,測試注射
的毒性、效果,預計 2年內完成,未來可望開發抗癌藥物,造福更多病患,大力提升全球
醫療技術。(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You Tube 中是新聞報導(中時電子報)最新!醫學證實 牛樟芝助治胰臟癌
網址:http://video.chinatimes.com/video-cate-cnt.aspx?cid=9&nid=31652
台灣紅寶石牛樟芝 抗癌新利器
台灣醫療團隊發現,牛樟芝未來可望成為全新抗癌利器!馬偕醫院、行政院農委會及前國立
中醫所研究員費時六年,從素有「台灣紅寶石」之稱的牛樟芝萃取出活性化合物,命名為「
馬偕一號(MMH01)」,實驗室研究發現,這種物質可殲滅頑強的胰臟腺癌細胞、白血病細胞
,以全新機轉讓癌細胞如氣球般脹大、凋亡,且不會傷害正常細胞。
參與研究的學者包括馬偕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陳裕仁醫師、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張東柱
博士及前國立中醫所周正仁研究員,結果已刊登在「活體外毒理學」(Toxicology in Vitro)
期刊,同時正在申請台灣及美國專利。
PS:這裡需要注意一下,結果已刊登在「活體外毒理學」(Toxicology in Vitro)
期刊
陳裕仁醫師表示,實驗室中所用的牛樟芝菌種是台灣森林特有的野生牛樟芝,在實驗室裡以
無菌培養方式栽培出單一菌種牛樟芝,再經實驗室萃取、分離出二十多種物質,發現其中的
「去氫硫色多孔菌酸化合物」可以抗癌,便將這種化合物命名為「馬偕一號」。張東柱博士
說,每一公斤的牛樟芝只能萃取出大約○·五公克的化合物,萃取、分析過程非常耗時。
研究人員讓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接觸低濃度「馬偕一號」,第一天抑制率就達四十五%,
第三天更躍升至九十七%,效果十分顯著;這種化合物對抑制胰臟腺癌細胞也有效果,第一
天抑制率為十八%,第三天增加到六十五%,顯見少量的「馬偕一號」就可造成癌症細胞凋
亡。
陳裕仁醫師解釋,「馬偕一號」會啟動癌細胞不正常分裂,白血病細胞經「馬偕一號」作用
後,原癌症細胞核會不斷分裂,但細胞質還是維持原狀,這現象稱為「有絲分裂風暴」,是
癌細胞壞死前兆,癌細胞會像氣球般脹大,最後破裂凋亡,正常細胞卻不會受影響。醫師也
提醒,牛樟芝還有其他成分,有些成分可能引起毒性反應,民眾不宜自行濫用。(這裡要注意)
醫師解釋,胰臟癌不易發現,等出現黃疸、腹痛等症狀往往已是癌症末期,患者對藥物治療
反應也不是很好,手術後患者平均五年存活率不到七%,治療十分棘手;而白血病治療方法
雖多,卻仍屬於高復發率疾病。而這項研究下一步可望進入動物實驗,預計二年內完成動物
實驗,期待未來可為白血病與胰臟癌治療帶來新曙光。
馬偕醫院研究/牛樟芝萃取物 能殺胰臟癌細胞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馬偕醫院及農委會耗時 6年研究,發現台灣特有野生牛樟芝萃取出的「去氫硫色多孔菌酸化
合物」,能導致胰臟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癌細胞死亡。研究團隊已申請專利,預計兩年內
能完成動物試驗。
馬偕醫院特別將此化合物命名為「馬偕一號」。儘管體外試驗效果明顯,但馬偕醫院放射腫
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提醒,此化合物須在高科技實驗室裡分離萃取,並非直接烹煮食用就有
療效。不只如此,他說,研究過程還發現,有些成分對正常細胞甚至有毒性。
研究團隊實驗發現,以低濃度馬偕一號滴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上,第一天的抑制度就達
45%,第三天更增至97%;而胰臟癌細胞,抑制率也從第一天的18%,到第三天可達65%。陳裕
仁說,馬偕一號作用在胰臟癌細胞上,會導致細胞凋亡,且短短三天就可看到明顯效果,對
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只癌細胞會凋亡,還會出現有絲分裂風暴,即癌細胞分裂失序,細
胞質不分裂,細胞核卻持續分裂,以致細胞脹破死亡。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活體外毒理學」期刊上。至於為何選擇胰臟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為研究對象,陳裕仁說,是因為胰臟癌不易發現,治療後效果也不佳,即使手術,病人五年
平均存活率也不到7%;而白血病,治療方法雖多,復發率也高。
陳裕仁說,雖然研究發現,此化合物對正常細胞沒有傷害,但真正機轉還要進一步研究。下
一階段,陳裕仁將進行動物試驗,預計兩年內應可完成。
【2010/05/19 聯合報】@ http://udn.com/
牛樟芝真的抗癌 馬偕研發標靶藥
撰稿•編輯:陳怡君 新聞引據:聯合晚報 、中央社
野生牛樟芝價格不菲,被坊間視為抗癌的靈藥。馬偕醫院和行政院農委會研究人員發現,從
牛樟芝萃取分離出的化合物「馬偕 1號」,實驗發現可讓胰臟癌、白血病的癌細胞凋亡。預
計2年內完成動物實驗,希望未來能開發做為標靶藥物。
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博士張東柱、前國立中醫所研究員
周正仁費時 6年研究,將台灣特有的牛樟芝,經過實驗室萃取分離出化合物,命名為「馬偕
1號」。
陳裕仁19日指出,實驗發現,低濃度的馬偕 1號,作用在白血病細胞或胰臟癌細胞, 3天後
即可造成癌細胞凋亡,但對正常細胞沒有顯著毒性反應。
陳裕仁以胰臟癌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為藥物標的,是因為胰臟癌不易發現,現有藥物療效不
佳,即使手術後病人平均5年存活率也不到7%,治療上十分棘手;至於白血病治療方法雖多,
卻仍屬復發率高的疾病。
目前馬偕1號已進入動物實驗,測試注射的毒性、效果,預計2年內完成。這項研究結果已於
去年4月刊在「活體外毒理學」期刊,而專利成分、純化分離技術的台灣與美國發明專利亦同
時申請中。
牛樟芝素有「台灣紅寶石」之稱,研究人員認為,牛樟芝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直接烹煮食用
就有抗癌療效,希望民眾能夠理性看待學術研究成果,而不要助長盜採野生牛樟芝,造成生
態浩劫。
「3天抑癌」 牛樟芝主攻胰臟癌、白血病
記者:洪玲明 攝影:蕭應強 顏睿陞 台北 報導
講到牛樟芝,坊間許多產品,都宣稱可養生、可抗癌,價錢自然居高不下。不過現在醫界實
驗研究發現,從牛樟芝萃取出的活性化合物,證實真的可以有效抑制胰臟癌細胞和白血病細
胞,那是不是市售養生食品也能抗癌呢?學者強調,研究團隊萃取出的活化物,單一成分,
純度較高,市售食品所含的牛樟芝成分,沒這麼多,不過能確定的,醫療技術,無疑是空前
突破。
販售牛樟芝業者:「牛樟芝就是牛樟木上面的一種腐蝕菌,不是所有的牛樟木都會帶菌。」
這是台灣的紅寶石牛樟芝,難得一見,這麼完整,新鮮沒加工的牛樟芝,1兩就要2萬5。濃
縮7倍的膠囊,240顆快8萬,13.5倍的價格更驚人,32萬。
就連喉糖,都宣稱含有牛樟芝,能賺錢的都不能放過。業者宣稱,牛樟芝能抗癌,產品不免
跟「貴」畫上等號。不過醫界真從牛樟芝中萃取出這白色粉末的活性化合物,證實可以抗癌。
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裕仁:「大概 3天內就達到了,以白血病來說,可以(抑制癌細
胞)97%、98%,如果是胰臟癌,(抑制癌細胞)接近65%到80%。」
實驗結果發現,白血病細胞,細胞核逐漸分裂,接著壞死,相對胰臟癌細胞,抑制率很高,
癌細胞會慢慢脹破凋亡。
但化合物跟市售養生食品,都是牛樟芝萃取,難不成,吃食品就能擊潰病魔?農委會林試所
研究員張東柱:「坊間的大概只有菌絲體,或是子實體去磨粉,所以它(坊間產品)是一個
很就是牛樟芝原來很多成分組成的。」
光是 1公斤牛樟芝,研究團隊先烘乾,再多方萃取,最後純化,只產出 0.5克,單一成分,
純度極高。研究學者說,這種活性化合物,預計 2年內完成動物實驗,再開發成標靶治療藥
物,讓癌症病患,又添希望曙光。
3天抑制癌細胞 牛樟芝真的抗癌!(華視新聞)
被稱為台灣紅寶石的牛樟芝,長期被應用在養生保健上,現在它的功效更進一步,可以對抗癌
細胞,農委會和馬偕醫院經過六年研究,證實牛樟芝萃取出來的活性化合物,三天內,就可以
有效抑制胰臟癌細胞以及白血病細胞,這項醫療技術突破,獨步全球,預計 2年內完成動物試
驗,開發成標靶藥物,將可以造福更多癌症病患。
這就是台灣特有的牛樟樹,非常稀少,得向林務局申請才能取得,更珍貴的是這截成一段又一
段的牛樟樹上,長出來深紅色不同形狀的牛樟芝。(牛樟芝生技業者吳先生:它顏色會變成橘
色,慢慢變成深紅。)牛樟芝的顏色真的很美,被譽為台灣紅寶石,因為牛樟芝討厭陽光和氧
氣,得在黑暗的復育室,先植菌後經過一年才能採收,像這樣一塊手掌大小的牛樟芝,市價高
達一萬塊,不少生技公司拿來研發成各種養生食品。
像這位陳先生六年前罹患鼻咽癌,手上皮膚還潰爛,他說吃了牛樟芝症狀改善很多,牛樟芝真
的能對抗癌症嗎?(鼻咽癌患者 陳先生:在表層皮膚來講,完全是潰爛掉,(現在)就是只剩
下一個小點。)行政院農委會和馬偕醫院合作,經過六年研究,從牛樟芝中,萃取出最純的活
性化合物,取名馬偕一號,這細小的白色粉末,抗癌能力超強。
(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裕仁:它對胰臟癌,主要是造成大量的凋亡跟壞死,而且它的時
間,大概三天就達到了。)不只能抑制胰臟癌細胞,對付白血病細胞也有效,這個成果令人振
奮,預計兩年內完成動物實驗,未來將開發成標靶藥物,不過提醒您,牛樟芝要經過純化萃取
才有抗癌功效,直接煮來吃並沒有用。
華視新聞-新聞報導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005/201005190476975.html
牛樟芝純化成分 體外試驗抑癌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010/05/19日電)馬偕醫院和行政院農委會研究人員發現,牛樟芝
中的「去氫硫色多孔菌酸化合物」,體外試驗能夠抑制胰臟癌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癌細胞
,現已申請專利,準備動物試驗。
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今天指出,他以不同劑量做試驗,實驗 3天後,發現此
一成分具有促使癌細胞凋亡、破壞癌胞細胞有絲分裂複製的作用,但無損於正常血球細胞的
功能。
陳裕仁以胰臟癌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為藥物標的,是因為胰臟癌不易發現,現有藥物療效不
佳,即使手術後病人平均 5年存活率也不到7%,治療上十分棘手;至於白血病治療方法雖多
,卻仍屬復發率高的疾病。
實驗所使用的「去氫硫色多孔菌酸化合物」被命名為「馬偕一號」,是由行政院農委會林業
試驗所張東柱博士發現,存在野生的牛樟芝中,特殊人工裁培的牛樟芝菌絲體及子實體中,
也有這個成分。
陳裕仁說,直接煎服牛樟芝,並不能達到同樣的抗癌作用,因為實驗人員是歷時半年的純化
分離等繁複手續,去除對正常細胞有害的物質,並以活性測試、高效液相層析儀檢驗,才獲
得珍貴的「馬偕一號」。
牛樟芝素有「台灣紅寶石」之稱,馬偕等研究人員認為,牛樟芝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直接烹
煮食用就有療效,希望民眾能夠理性看待學術研究成果,而不要助長盜採野生牛樟芝,造成
生態浩劫。
這項研究結果已於去年4月刊在「活體外毒理學」期刊,而專利成分、純化分離技術的台灣
與美國發明專利亦同時申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