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精選文章快速導覽:】 上一頁

【癌細胞轉移 二大路徑】

2006.04.06  中國時報 癌症會不會轉移 早知道 張金堅(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傳統上,對於癌症轉移的觀念,都認為在腫瘤後期才出現。近年來的研究認為 ,大部分的癌症細胞在原發部位發生初期,就已經存在所謂「轉移性表現型」 ,換言之,遠處轉移可能發生在癌症形成的早期階段。 ★從淋巴結 預測有無遠端轉移 某些癌症我們可以從局部淋巴結的侵犯有無來預測遠端轉移的機率。像頭頸部 腫瘤,局部淋巴結有三個以上轉移,則遠處轉移機率是50%,無淋巴轉移則遠 端轉移的機率才5%。 但乳癌則稍有不同,大約有20﹣30%腋下淋巴呈陰性的乳癌患者會出現遠端轉 移,這意味乳癌細胞中具有「淋巴性轉移」和「血行性轉移」兩種類型,它們 在訊息傳遞途徑或基因表現上,則與頭頸部腫瘤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癌細胞轉移 二大路徑 從最近諸多研究證實,原發部位的腫瘤細胞與遠端轉移的癌細胞,不論在基因 層次或是表現的特性都不盡相同,大體上,轉移的階層可以分成兩種路徑: 在第一種路徑,癌細胞的散布是經由淋巴系統,這些癌細胞停留在淋巴結不斷 的增殖,在臨床上可以從淋巴結的細胞病理檢查,偵測到癌細胞的侵犯。到了 癌症後期,淋巴結中增殖的癌細胞變化出有轉移能力的癌細胞,接著散布到全 身的器官系統,造成遠端轉移,像頭頸部腫瘤就是這種類型。 第二種路徑,癌細胞的擴散不經過淋巴系統,而是在早期就以血行性路徑散布 出去。散布的細胞或許在人體各處,當然也包括骨髓中,這些細胞壽命短又不 具快速增生的能力。不過,會有極少數已經散布出去的細胞,可能會得到快速 增生的能力,因而開啟了二次轉移的過程,終究造成遠端轉移。乳癌就是一個 很好的例子。 ★不同癌症 有不同轉移模式 綜合上述,不同癌症有不同轉移模式,所以其治療策略就不盡相同,有的要及 早施行轉助性的全身化療,以預防轉移。但有的不容易轉移的病人,則不必急 著作過度的治療,因過度的用藥,反而發生藥物的嚴重副作用。 資料來源:乳癌防治基金會

癌細胞為什麼橫衝直撞,通行無阻?

張金堅(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一位正常成人體內約含有10兆個以上的細胞,這些細胞都有正常之分化、成長 ,增殖與凋亡之生命週期,整個過程中,有舊死新生之輪替,非常規律,並且 發揮其應有之正常功能。 然而癌細胞就不照牌理出牌,非常刁蠻詭異,它有一特點,便是一旦分裂成長 ,便會失控,有如脫韁之馬,很難會自動停下來。如果癌細胞停留在原來之器 官或組織成長,叫做原發性腫瘤,如果轉移至他處器官或組織,就叫次發性轉 移病灶。 在過去的觀念裡,癌細胞要在原發病灶長到一定之大小(有如種子在土壤中長 大),才會隨著淋巴循環或血液循環,蔓延到局部淋巴結或身體之其他部位, 但在今年六月份之「自然」科學雜誌,有關癌轉移之綜論中,特別提到癌症之 轉移,因癌症之各式種類而異,如頭、頸部之癌症,要等到淋巴轉移後才會遠 處轉移。 然而像乳癌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病人,在還沒有淋巴轉移時已有遠處轉移了 。特別最近基因醫學的進步,相關學者已有比較一致的看法,像乳癌在早期就 可能視為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亦即在癌症之發展初期,各個癌細胞並非均質性,而其中有些癌細胞已有轉移 他處之潛能。 癌細胞在原發病灶,是經過多番之倍數遞增(doublings),亦即由一個細胞變 成二個,二個變成四個,如此增加,大約經過二十番之倍數遞增後,腫瘤已 含有一百萬個惡性細胞;經過三十番後細胞增至十億,腫瘤直徑約一公分, 方才可以偵測出來。 這些突變的細胞,可以在原發位置恣意侵襲、浸潤,有如螃蟹之走動,其侵蝕 之方向捉摸不定,橫衝直撞,毫無規則可循,逐漸坐大,最後破壞鄰近組織, 干擾其應有之正常功能。 癌細胞除了侵犯鄰近組織外,原發症灶中有些細胞更是惡性重大,早已進行滲 透,伺機轉移他處,會借助腫瘤附近較綿密之血管叢或淋巴管滲入,而轉移至 局部淋巴結或遠處器官,對病患本身而言,非常慘烈,往往致命,其轉移機轉 ,需經一連串之步驟,始能完成,其轉移需經如下幾個必要步驟: (一) 癌細胞藉由周邊組織之分泌物(paracrine),或由癌細胞本身分泌物 (autocrine)供給營養漸次增殖、長大。 (二) 當增殖長到一至二毫米直徑時,則必需藉助多項血管新生因子,在腫瘤 附近形成微血管叢(capillary network),然後才能供給足夠之養分, 使腫瘤再長得更大,此時部分腫瘤細胞會對一些黏著分子之表現作負向 調節,使細胞之流動性加強,進而從原發病灶脫離,而跑入腫瘤周圍之 血液循環。 (三) 隨著血行跑到身體之其他部位,諸如肺、肝、骨骼等,而這些癌細胞表 面帶有一些特殊之接受體可與遠處器官內之組織細胞所分泌之周邊生長 素(paracrine)結合,使這些貪食不厭之癌細胞得到充份之營養供應, 漸次增殖、長大。 (四) 轉移之腫瘤增殖長大,會在附近用同樣手法形成更多之轉移之病灶,所 以在臨床上發現遠處之器官轉移病灶,往往是多發性,就是個道理。 總之,癌症病灶中之癌細胞相當異質性,其基因表現不盡相同,當今之計,如 何針對這些具有轉移性之癌細胞找出特異基因,適時研發對抗方法,應是今後 癌症治療之主流趨勢。 資料來源:乳癌防治基金會
下一篇:放射線治療】【訂閱 -癌症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