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 康 靠 自 己

主題:喚醒截殺腫瘤細胞的哨兵

p53 是個科學家所熟知的腫瘤抑制基因,臨床上許多檢體也證實,細胞裡p53 基因活動的失 常,往往也是導致腫瘤滋生的原因之一,不過的幾篇研究報告卻顯示,如果能在細胞裡重新 啟動p53 基因的活動,也許可以直接的殺死腫瘤組織。 就先前相關的研究的了解,在細胞裡許多生理活動的代謝過程中,如果像 p53這類的腫瘤抑 制基因 (tumour-suppressor genes)發生變異,細胞一旦發生致命的基因變化,就沒有辦法 產生及時的修正,或是啟動不正常細胞的自裁行為,因而導致腫瘤組織的發生,然而過去的 研究,卻不曾想到要重新啟動 p53基因的功能,也不曉得 p53基因再度活化之後,有沒有辦 法對已經形成的腫瘤,產生治療的效果。 最近發表在自然 (Nature)雜誌上的兩篇論文,主要由美國 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和 冷泉灣實驗室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所發表,就嘗試著在已經發生腫瘤組織的 實驗動物身上,重新啟動活化腫瘤細胞的 p53基因,結果研究人員不但發現惡性腫瘤組織停 止了生長,還逐漸的消退,這個意外發現的抑癌效果,開啟了一個以 p53基因治療,做為對 抗腫瘤惡性滋生的一個治療策略。 研究人員利用不同種類的腫瘤細胞株,先確認 p53基因失效的狀況下,重新啟動 p53基因的 活性,結果在不同的癌細胞上,發現了不同的反應,像是肝癌細胞和淋巴癌細胞,就會因為 p53 的再度活化,因而消失無蹤,但是像可以惡性滋生的肉瘤細胞,就沒有多大的影響。科 學家懷疑這活化 p53基因的背後,隱藏了一些不為人所知的調控過程,也許有朝一日進一步 掌握相關的線索時,對付癌症的作法,只要做一個 p53的基因檢測,就可以找到一個更有效 的辦法。 華文生技網(編譯/許仁旗) (資料來源 : Bio.com) http://www.bioweb.com.tw/ PS:所以,活化P53對抗肝癌、淋巴癌就非常重要了!

主題:p53是存在人體細胞內的一種抗癌白質,
它有抑制細胞生長及維持遺傳物質完整性的功能。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謝小燕 p53是存在人體細胞內的一種抗癌白質,它有抑制細胞生長及維持遺傳物質完整性的功能。 事實上,半數以上的癌症細胞內都有p53的突變,可見其在細胞生長控制上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 在正常狀況下,p53的半衰期約只有30分鐘,相當不穩定;然而當細胞經紫外線,離子化射 線(如X光,伽傌照射),或當細胞缺氧、缺養時,p53被活化,同時它的穩定性提高,造成 細胞內的p53大量增加,除了上述刺激外,化學治療上常用的藥物也有同效。 這種p53的活化與增加常導致兩種可能的結果:一是細胞生長停止在G1或G2期;另一是細胞 採自殺行為(apoptosis)而死亡。細胞由此得以修補損壞(前者),或過度受損的細胞得以 從人體除去(後者)。 這種依賴p53的"自衛措施"在一些細胞中常因p53的突變而失去功能,使得這些有"缺陷"的 細胞能繼續不受控制的生長分裂,導致突變的累積和癌症的生長。 雖然環境因子影響p53活性及穩定性的事實已知已久,其間的分子機轉仍不清楚。蛋白質的 磷酸化(phosphorylation)一向被認為在訊息傳遞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實上,經由我們及 其他實驗室的研究發現,p53在經過紫外線,伽傌射線照射後,其N端的數個胺基酸(第15, 20,33,37)有磷酸化的現象。這種磷酸化發生極為快速,幾乎是在照射後數分鐘內即已產 生,而持續多久則視胺基酸位置、刺激型態,及細胞種類而異。 至於這些磷酸化與p53的反應之關聯性則仍有待證明。最近我們發現有兩個在細胞分裂 (Cell cycle)的檢查點(checkpoint)上扮演著重要調控功能的磷酸化酵素(kinase) hCHK1, CHK2可以有效的磷酸化p53。 有趣的是,磷酸化的胺基酸中包括了那些可以被紫外線、伽傌線引起的位置,即第15,20及 37胺基酸。我們正著手研究可能的CHKs的上游分子及p53在CHKs磷酸化後功能之變化。 此外, 不同的環境因子與p53聯繫的方式可能各異,有些可能透過磷酸化以外的方式進行。 我們希望能先定出p53序列中與環境因子互動有關的區域(domain),再由此找出與調節p53穩 定性有關的機制及分子。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 http://www.ibms.sinica.edu.tw/ PS:P53活化,一是讓細胞生長停止在G1或G2期;另一是細胞採自殺行為(apoptosis)而死亡

主題:Etoposide (VP-16) 誘導p53缺失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凋亡

邱建智 李慶孝 吳文慧 傅子憲 陳韋倫 方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摘 要 VP-16是一種廣泛被使用的抗癌藥劑,其主要的作用機制是抑制topoisomerase IIa 的活性, 阻斷DNA的複製,造成腫瘤細胞生長停滯甚至死亡,以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 本研究發現低劑量 (5 mM) VP-16可以誘導p53基因缺失的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NSCLC)H1299的 細胞凋亡 (apoptosis)。實驗證明VP-16誘導H1299細胞在凋亡的過程中,caspase酵素群扮演 相當重要的角色,進一步的分析也發現caspase的活化與凋亡的過程密切關聯 (caspase-dependent)。 綜合而論,低劑量VP-16誘導p53基因缺失H1299細胞的凋亡模式中,caspase-9可能參與細胞凋 亡早期誘導作用,而caspase-7則與凋亡晚期的DNA 片段化 (fragmentation) 有關,試驗中並 得知caspase-7抑制劑無法阻止細胞凋亡,推論VP-16除了誘導caspase活化所引起細胞凋亡, 同時也活化其他因子參與凋亡的過程。 關鍵詞:細胞凋亡,人類非小細胞肺癌,etoposide,caspase-7,caspase-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物學報 Bioformosa PS:抗癌藥物VP-16也是針對P53作用,讓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NSCLC)H1299的細胞凋亡

主題:萃取自鹿角靈芝 -靈芝醇

論文名稱 靈芝醇抗癌機制的研究:抑制拓樸異構脢及引導肝癌細胞走向老化 校院名稱 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 醫事技術學研究所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 張郁旻 Ue-Min 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口試日期 2005-06-30 【中文摘要】 靈芝醇(Ganoderiol F;841)是萃取自鹿角靈芝具有四環結構的三帖類。 在本實驗中發現,841(靈芝醇)可同時抑制拓樸異構脢I與拓樸異構脢的活性。 在肝癌(HepG2, Hep3B, Huh7)及血癌(K562)細胞的研究中,841(靈芝醇)可立即抑制細胞內DNA的合成 ,使細胞生長停止,而對正常的肺纖維母細胞影響較小,甚至完全不會影響到週邊血細胞的 存活。 更進一步發現,841(靈芝醇)可誘導肝癌細胞(HepG2)走向老化的命運。在誘導老化的分子機制上,我 們觀察到p21及p16的表現量增加、p38及p53被活化、以及p53的負調節因子:SIRT-1與細胞 週期調節因子:cyclin D1的減少。 這是第一篇指出841(靈芝醇)可誘導癌細胞老化的研究。因此,具有選擇性抑制癌細胞及誘導老化能力 的841(靈芝醇)也許將來能應用於癌症的治療上。另一方面,低劑量的841(靈芝醇)雖然不會影響到癌細胞的生 長,但是卻可以抑制細胞內端粒%238;的mRNA表現,也可降低Buthionine sulfoximine所造成的 細胞毒性。由這些實驗推測,低劑量的841(靈芝醇)也許可以當作化學預防藥物來抑制細胞的癌化。 學院別 > 臺灣大學 > 醫學院 > 醫事技術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PS:鹿角靈芝的萃取物841 -靈芝醇,可以活化P53誘導肝癌細胞(HepG2)走向老化的命運。

主題:珍貴罕見的鹿角靈芝

珍貴罕見的鹿角靈芝,非一般時下的腰子狀靈芝,何謂鹿角靈芝?因其呈現鹿角狀, 遂以此命名為鹿角靈芝,鹿角靈芝是屬於赤芝一族,但是其有效成份卻高於一般的靈 芝, 例如:有機鍺,一般靈芝約含有650-850ppm,但是鹿角靈芝卻含有高達1680-2000ppm 是一般靈芝的3到4倍;免疫的主要成份高分子多糖體達43%,與一般赤芝僅含8%相比 ,呈壓倒性的多,可見其寶貴之處. 自古即有〝靈芝極品〞之稱的「鹿角靈芝」,它不只在中國做為皇帝之貢品,就是在 日本也將鹿角靈芝上貢給第23代顯宗天皇,並且蒙賜三枝之名,它不只因稀少被視為 極品,並隱藏著藥效。 所謂的鹿角靈芝其形狀正如其名,狀似鹿角,其頂端類似小傘,非常美麗,與一般常 見的腰子形靈芝有別。它的味道有如麝香,根據日本靈芝研究專家河野博士研究其綜 合了六色靈芝之優點,有效成份壓倒其他任何類型之靈芝,特別是對於癌症、高血壓 、糖尿病、肝炎,各種血病等有效醫學報告非常之多。 任何一種生物,包括水果、蔬菜均有一定的生長時期,如果是速成的其營養成份必定 無法充份發揮;鹿角靈芝以子實體方式栽培,使靈芝可以達到完全之功效而一般速成 的菌絲體靈芝為了使產量大增,生長期縮短,達到商業利益,不惜以消費者為犧牲品 ,因此您雖然服用靈芝,卻只有靈芝之名而無靈芝之實。

柯俊良 教授

專長領域:基因轉殖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生化毒理研究室: 癌症起因中癌細胞擁有無限次複製能力是癌化過程中必備的條件。因此在癌症的形成 過程當中,可能需要終端脢的活性來幫助細胞不斷分裂,且腫瘤細胞較易渡過衰老死 亡的危機期,腫瘤通常亦伴隨著終端脢活性再活化。 本研究室曾發現當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若喪失終端脢活性其預後較佳。本研究室著 重開發並探討抑制終端脢的活性的藥物,並針對於基因的轉錄與蛋白的後修飾層次上 的調控機制探討。 研究計畫: 計畫年度:90年度 計劃名稱:評估週邊血液淋巴球中抑癌基因p53活性被誘導之程度作為肺癌感受性及預後 指標之可行性 執行日期:90/08/01 補助單位:國科會 柯俊良教授生化毒理研究室 http://www.csmu.edu.tw/toxicol/public_html/teacher/jlko.htm PS:鹿角靈芝、赤芝、巴西蘑菇、冬蟲夏草..等高分子多醣體,對癌症輔助食療,確實 有其功效,癌症病人或家屬,可以深入評估,納入保健範圍,但絕對不可以放棄正規治療!

主題:肝癌兩種致癌途徑

周玉山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 利用癌症及功能基因體研究方式,進一步分類複雜癌症致癌途徑,是當前癌症研究致癌基因 ,早期癌症診斷及發現治療癌症新標的之利器。本實驗室研究國人好發的肝癌、肺腺癌及嚼 食檳榔引發的口腔癌。 先前,本實驗室發表肝癌基因體33個最小染色體缺失區域,加上肝癌臨床病理性狀及主要肝 癌基因(p53, β-catenin)突變等特徵,我們成功的定義出肝癌兩種致癌途徑: 1.高度癌化肝癌有不穩定基因體,p53基因突變,及其他晚期肝癌特徵;而 2.低度癌化肝癌則有較穩定基因體、β-catenin突變及其他與晚期肝癌性狀相反的特徵。 本實驗室繼續探討的問題是: •探討homozygous deletion、MDR、癌轉移基因等,進一步釐清國人好發癌症之致癌途徑及 分子機轉。 •研究癌基因之表遺傳修飾與其致癌分子機轉。 •利用生物資訊整合癌基因體及基因表現變異資料,邁向癌症系統性分析。 (台灣多變異標竿資料庫; http://tpmd.nhri.org.tw) •研究嚼食檳榔誘發口腔癌的早期診斷及致癌分子機轉。 •持續推動國人重大疾病及癌症之基因型態分析與基因選殖。 (肝癌基因體資料庫; http://oncodb.hcc.ibms.sinica.edu.tw) 周玉山實驗室

主題:細胞凋亡和修補染色體

回答者: 阿能 ( 初學者 2 級 ) 回答時間: 2007-03-12 01:48:11 細胞凋亡和修補染色體 細胞內有一種分子量約53000的蛋白,稱為p53,它是基因體的守護神,同時也是抑癌的 大將。它正常運作時,細胞癌化的機會很低,而人類產生的癌細胞有50%是因為p53基因 突變了。 平時p53是透過標示泛素及E3酵素(Mdm2)進行分解,以保持定量。一旦染色體受損,p53 就馬上磷酸化,無法與Mdm2結合走向分解之路。這使得p53的濃度上升,多餘的p53以轉 錄因子的角色開啟了修護染色體的相關基因,進行染色體修補。 若修補不成功則啟動細胞凋亡程式,顯示E3間接扮演調控染色體修補和細胞凋亡的角色。   公共衛生的調查認為,人類子宮頸癌的產生與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感染有密切關係, 分子層次的機制在於HPV會激活另一個E3酵素(E6-AP)與p53作用,把泛素標示在p53, 使p53分解造成濃度下降。 一旦細胞染色體受損,p53因濃度過低無法啟動染色體修補的基因和細胞凋亡的程式,基 因突變遂逐漸累積,最後細胞不死而逐步成為癌細胞。

主題:與癌症和平相處 不是夢

北醫大副教授鄧文炳提出‘癌症逆轉’理論 利用癌細胞中類正常細胞的接觸抑制現象 將癌症馴化如慢性病一般 日本‘金銀婆婆’即為典型例子 記者林進修/專題報導   長久以來一直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有可能搖身一變為類似高血壓、糖尿病的慢性病嗎? 醫界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仍需一段時間來實現。 自從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癌症生物學博士以來,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材枓研究所副 教授鄧文炳即積極投入癌症相關研究,對癌症有相當深入的了解。 去年3月,他刊登於「癌症彙報」(Cancer Let-ters)的一篇「癌症逆轉」論文,就是 他打算把癌症納入慢性病範疇的一個里程碑。 鄧文炳表示,癌細胞演化可分四部曲。 當正常細胞在遺傳、化學物質、放射線、病毒等致癌因子影響下,即有可能進入「誘發期」 ;當上述影響的效應擴大,就會進入「促進期」; 在發炎、內分泌及營養物質等病變因子持續刺激下,隨即進入癌前病變的「變化期」; 一旦癌細胞侵入或轉移到其他器官,就進入所謂的「轉移期」。 當整個演化過程還停留在促進期及變化期之間時,仍屬可逆階段,可經化學預防療法予 以阻斷。若未及時因應,致使癌細胞演化進入變化期,癌細胞就會適應人體的內在環境 ,且能避開免疫體系的攻擊。 更可怕的是,此時癌細胞會「召喚」幹細胞過來,為其所用,比如幫癌組織製造血管、 內質細胞及毛囊等腫瘤擴大蔓延所需的物質,其行徑有如武俠小說中的「吸功大法」。 一旦到了這個地步,想攔也攔不住,只能眼睜睜看著癌細胞為所欲為,進而跨過轉移期 的門檻。 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鄧文炳強調應將癌細胞演化阻隔在促進期,不容 越雷池一步。 他常把癌細胞比喻為現實社會裡的「黑道份子」,只要及早約束,並將它收容在促進期 這個「中途之家」,它就不會繼續坐大,也不會成為無惡不作的「黑社會老大」。 要如何才能把癌細胞困在促進期?鄧文炳提出了「癌症逆轉」的觀念。 他解釋,根據統計,每一萬名癌症病患中,就有一人可能不藥而癒;若以微觀視之,就 是每一萬個癌細胞中,可能有一個會逆轉為「類正常細胞」;若以更微觀的分子觀點視 之,那就是每個癌細胞中,可能有萬分之一逆轉成「類正常細胞」的機率。 在此一觀念下,如果能透過藥物的使用,把癌細胞萬分之一的逆轉機率提高到千分之一 、甚至百分之一,這些有正常細胞特性的「類正常細胞」,就會表現出「接觸抑制現象 」,抑制細胞不必要的分裂及轉移,進而壓縮癌細胞發展空間,使之無從發威,只好和 正常細胞和平共處。 鄧文炳形容這是「人癌共生」的境界。他說,日本極富盛名的「金銀婆婆」過世後,醫 師發現她們體內竟存在多種癌細胞,在在顯示長久以來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確實和平共存 在一起,井水不犯河水,日本也因此有「長壽癌」的說法。 鄧文炳認為,在「癌症逆轉」機制下,人體內雖然偶有正常細胞會走上癌化之路,卻也 有腫瘤抑制基因來把關,不致失控。 腫瘤抑制基因有很多種,p53及Rb(網膜芽細胞癌基因)即為當前最有名的兩種,只要能 善用這些腫瘤抑制基因,就能讓「癌症逆轉」發揮功效,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經過多年努力,鄧文炳和北醫研究團隊已建立一個評估「癌症逆轉」的作業平台,並從 一帖由15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中藥方中,找出牛樟芝可增加 p53的數量並增強其表現, 具有「癌症逆轉」功效。經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功效來自於牛樟芝的三?類成份。 鄧文炳表示,癌細胞能在人體內存活這麼久,一定有其特殊之處,既然我們投入那麼多 醫療資源還無法殲滅它們,那就不妨退一步路,試著和它們和平共處,把癌症「馴化」 為一如高血壓、糖尿病的慢性病。 【2006-02-21/民生報/A12版/醫學探針】
主題:吃什麼東西能保護肝臟? http://www.newmyhealth.url.tw/health2/blog/7121.htm 主題:重視 肝 的健康 -B肝、C肝不可忽視! http://www.newmyhealth.url.tw/health2/blog/7121-4.htm 主題:B型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應有的正面態度! http://www.newmyhealth.url.tw/health2/blog/7121-3.htm 主題:喚醒截殺腫瘤細胞的哨兵 --肝癌、非小細胞肺癌 http://www.newmyhealth.url.tw/health2/blog/7121-2.htm